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朱家济:绢本的《小草千字文》非怀素真迹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12-27 11:08作者:admin来源:新浪

  

  书法史中一直有伪作存在,比如“绢本”的《小草千字文》就是伪作,曾被文征明等人指鹿为马,颠倒真伪。著名鉴定家朱家济曾直言不讳指出,“绢本”小草千文绝非怀素写的,完全失去俊逸之风,只是一件摹本,而且水平不高。

  

  2022年是朱家济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出版了一套8开精装大书——《朱家济法书集》(上下册)。对其书法、碑帖善本题跋等各类手稿进行系统整理,成为重要的历史学术文献。其中,《朱家济法书集》(下册)第139页详细刊载了朱家济对绢本《小草千字文》的题跋作品(如下图),明确指出“绢本”小草的造假特征。

  

  

  书中跋文:吾当日题此本(绢本),以为“法度不失,风规自远”,固亦不误,而绝非素师书。素师六十三岁必不衰颓至此,全失俊逸之风。此盖八十以上人临本。其人非不能书者,老而不能运笔,乃作此状。癸卯初秋。馀翁(朱家济晚年称号)

  

  朱家济的意思是:我在当天题写“绢本”,以为它“法度不失,风规自远”, 理应如此才对…但当我仔细看过之后,发现这个“绢本”小草绝对不是怀素写的,怀素在六十三岁不可能衰退到这个地步,完全失去了他“俊逸”的书风。这一卷“绢本小草”是八十岁以上的人临摹的。这个造假者不是不会写字,而是因年老不能运笔了,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指“绢本”小草行笔呆滞、庸俗涣散)。…在这一段题跋中,朱家济先生直言指出,“绢本”的《小草千字文》绝对是伪作,不是怀素真迹。

  

  

  朱家济(1902~1969),著名书画鉴定家、书法家、文物研究及保护专家。浙江萧山人。字馀清,又字豫卿、虞卿、予卿,晚号馀翁。1902年生于北京,高祖朱凤标,清朝大学士,人称“萧山相国”。父亲朱文钧,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是著名书画鉴定家。先生自幼在父母指导下读书习字,16岁考入北京大学附中,26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而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随故物南迁,辗转上海、南京、武汉、四川等地。1953年受聘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兼研究组组长。1963年应潘天寿先生之邀受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主讲书法和古典文学。遗墨出版有《朱家济行楷六种》、《朱家济行草四种》、《朱家济法书集》等。

  

  朱家济先生独具慧眼,早年鉴定出“绢本”的《小草千字文》是伪作,不是怀素真迹。直到2017年学者黄锦祥发现了“纸本”的怀素小草真迹,见证了朱家济先生超前和高超的鉴赏能力。在这里,我们通过逐字比对、分析了“绢本小草”伪作与“纸本”真迹的差异,为学界提供了难得的珍贵史料,并改写了怀素晚年的历史。

  

  

  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朱家济在鉴定方面具有广泛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后人伪造的“绢本”《小草千字文》赝品,又怎能逃得过朱家济的金晴火眼呢?艺术大师潘天寿说:“朱家济先生才是真正的书法家,学问也不得了,鉴定能力很强。”可见,朱家济的鉴赏能力早已得到潘天寿的高度认可。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曾这般评价:朱家济先生是博通经史的一代学人,中国杰出的文物研究及鉴定专家,他是诗书兼善的书法大家,更是中国高等 书法教育的一位开创者,中国美院历史上的重要先师。

  

  

  朱家济不仅通晓古书画鉴定之学,亦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尤精书法碑帖研究。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其中在“107位精品不准出境者”的名单中,朱家济的名字赫然入列。作为顶级的文物鉴定专家,朱家济具有立鉴立跋的本领,真伪了然于胸。

  

  启功《论书绝句》注语中认为:“小草千文卷(绢本),笔意略形颓懒。”朱家济与启功都一致认为该帖出现“衰颓”、“颓懒”现象,完全不符合怀素的用笔风格,这正是“绢本”小草的伪作特征。

  

  

  据史料记载,“绢本”的《小草千字文》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一直被认定为造假之作。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特别提到:“小字(千文)乃绢本,字法端谨,不似怀素书……予借至斋中最久,犹疑为宋人临本。”他考证出绢本的《小草千字文》笔墨过于拘谨(因模仿别人生怕写错字,用笔处处拘谨,章法极不自然),完全不像怀素写的…这“绢本小草”只是宋人的临摹本;而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历下笔谈》直言:“醉僧所传大、小《千文》拓本均为伪物。”包世臣也鉴定过绢本《小草千字文》笔迹确定为赝品。只是糊涂的文征明、莫如忠、六舟等人,把这卷赝品《小草千字文》绢本误当成“怀素真迹”,以讹传讹了数百年!

  

  明朝大臣、学者孙鑛也曾说:“陕刻今盛行世……素师虽有铁腕力,然不脱缁流气,笔法太近今。”他指出这卷“绢本”小草书法没有脱离庸俗之气,似是今人(指当时明代人)写的,而不像古人的笔迹。说明这个“绢本”的《小草千文》毫无古法,并非写于唐代和宋代。

  

  

  此外,近代国学大师陈垣在《释氏疑年录》考证藏真怀素生卒年时说:“今传怀素千文原有二本,小草千字文(绢本)之伪,则可论证。”陈垣先生同样指出“绢本小草”是伪作。也就是说,从明代到清代乃至现代,“绢本”的小草千文已被学界认定为赝品。近代写草书的于右任、林散之等人,他们学的草书正是“绢本小草”伪作,竟然被称为“当代草圣”,这些连真伪都不懂判断之人,被吹捧为“草圣”,如果怀素知道了也觉得好笑!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被公认为“草圣”的代表人物只有三人,分别是东汉的张芝和唐代的张旭、怀素,他们的存世墨迹十分罕见,被誉为国宝级的稀世珍品。

  

  一眼假的“绢本小草”伪作,通篇字距松散,败笔病笔杂乱无章,与瘦劲灵动的怀素“纸本”真迹有着天壤之别。只要把“绢本”上的单字放大,不难发现诸多修补添笔,上下不连贯的缺点。这反映出为其题跋的文征明、文嘉、宋荦、毕秋帆、吴荣光、方士庶、王文治、何绍基、释达受等人颠倒真伪,对学术不够严谨,导致摹本误传为真迹,滥竽充数误导世人。

  

  

  绢本《小草千字文》是模仿怀素“纸本”真迹的伪作,又称为“小字贞元本”,并非怀素真迹。原为兰千山馆林伯寿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大约写于元末明初之间,曾被文征明等人误认为怀素真迹误导世人数百年。

  

  “绢本”小草通篇笔墨呆滞庸俗,草法紊乱,错漏迭出,非学习草书之佳作。这卷毫无古法用笔的“绢本”小草早已受到学界的质疑,当中有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孙承泽和清代学者、书学理论家包世臣等人,他们直接指出“绢本小草”是伪作,不似怀素书;而著名鉴藏家朱家济先生也曾指出,六十三岁的怀素不会衰颓到这个样子,完全失去了俊逸之风。这“绢本小草”应是八十岁以上的人临摹的赝品。

  

  此外,绢本《小草千字文》的卷首,前十行字中,就出现八个错字,还漏写一字(再补上),这样的“绢本”书法赝品,稍为有点书法常识的人都会看出来,那些曾认为“绢本”小草是真迹的情何以堪?试问普通书法家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写几行字就错几个字,怎可能是怀素写的?更何况这件“绢本”小草水平较低,用笔庸俗,线条生硬,了无生气。间架失衡,行笔迟涩,完全没有半点儿怀素书风,也竟然被无知的文征明等人题跋为“怀素真迹”,令人啼笑皆非。

  

  

  怀素以草书名世,作风严谨,对‘草法’运用更是了如指掌,即使是疾速书写《自叙帖》,也不会出现草法上的失误。可是,这卷慢速书写的绢本《小草千文》,却是屡屡出错……错误之处有:小草“玄”字写成了大草,右下角缺一点;把“闰”字错写成“玉”字,少了门字头;又把“玉”字误写成“王”字;再把“景行维贤”的“景”字错写成“量”字,景量不分张冠李戴;“岗”字和“黎”字则画蛇添足;“阙”字、“祸”字、“遐”字、“贱”字、“府”字,全是草法错误;“矩”字又错写为“规”字等等,而这些错误是十分明显的。由于造假者的妄为所至,致使整个“绢本小草”错漏百出。模仿时也许过分紧张,期间又漏写了“让、忘、之”三字(后补写在右侧),但最后还是把“晦魄环照”中的“环”字漏掉了……因此,这个曾经被文徵明、严嵩、宋荦、毕沅和六舟收藏过“绢本”小草是彻头彻尾的伪作。正如朱家济先生所说:六十三岁的怀素不会衰颓到这个地步(行笔迟涩,错字漏字太多),因此“绢本小草”显然是伪造的。

  

  明代初期,造假者为了让“绢本”《小草千字文》鱼目混珠冒充怀素真迹,在绢本《小草千字文》钤上〈军司马印〉、〈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这些伪印,目的是为了以次充好流入市场,最终欺骗了最早收藏“绢本”作品的姚公绶、文征明等人。据悉,文征明在世时收藏过不少赝品,从这件“绢本”小草伪作中可以证实文征明的鉴定水平并不高。有网友称道:“绢本必是赝品无疑!可笑文征明、何绍基等人,枉称大家也!”

  

  

  2012年08期《中国书法》杂志118页~127页刊载“再谈怀素《小草千字文》上的〈军司马印〉”一文,文中第124页证实“绢本小草”上的〈军司马印〉是伪印…这枚伪印与《蒙诏帖》、《祭姪稿》真迹上的那枚〈军司马印〉差别十分明显,显然不是同一方印章。那就是说,整卷“绢本小草”不单是伪作,而且“绢上”有多枚鉴藏印章也是伪造出来的。(注:《中国书法》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权威刊物,在2012年第8期《中国书法》书中第124页和125页里,详细分析“绢本”上这枚〈军司马印〉印章,确定是仿造的伪印。)

  

  据悉,台北故宫为了弄清唐代藏品的真伪,曾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与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合作,分别对其所藏《书谱》和《自叙帖》进行光学检测透析研究,结果发现这两件墨宝均为孙过庭和怀素的原作真迹…然而,台北故宫唯独不敢把“绢本”的《小草千字文》伪作进行公开光学检测验证,目的是为了掩饰和隐瞒“绢本小草”作伪。如果一旦公开“绢本”检验结果,那些拖拉无力、修描补笔的造假字迹则表露无遗,毕竟这卷“绢本”小草是赝品,生怕被人发现。此卷后款“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只是摹抄过来的(不是绢本的真正年份),该“绢本小草”临摹于元末明初年间,非怀素所写。

  

  

  最令人可笑的是六舟和尚“释达受”,其人研习金石书画,竟分不清“绢本小草”是伪作,因其学术不端误信文征明等人的题跋,将这卷丑俗的绢本《小草千字文》伪作用来“日夜恭奉”闹出笑话!

  

  长期以来,“绢本”伪作被文征明、释达受等人混淆视听、误导认知,造成后人对作者怀素的误解,误传怀素晚年患有“风痹病”受影响,写出字形变异、庸俗错漏的绢本小草,无知者更是信以为真,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知道“绢本”小草是冒充“怀素手迹”的赝品。学者黄锦祥说:“绢本”作伪明显,错漏迭出。文征明、六舟等人混淆真伪,贻笑千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意思很明确,我们要学习作者真迹,不学伪作!如果学习台北现藏的“绢本小草”伪作是毫无意义的,赝品始终是赝品,通幅用笔丑俗。由于造假者作贼心虚,导致“绢本”伪作出现许多“颤笔”、“曲笔”和“错漏”现象,读者通过仔细辨别,去伪存真,才能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

  

  

  据史料记载,勤学苦练的怀素最讲究笔法、字法和章法,并没有为追求狂放而无视法度。宋人评赏怀素草书“谨为法度”。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说:“怀素守法,特多古意。”也充分说明怀素草书法度严谨,不会像“绢本”小草伪作这样无视法度、错漏迭出。然而,一些学问肤浅的人把“绢本小草”伪作说成“怀素真迹”,不单闹出笑话,更是误人子弟。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对“贞元本”的绢本《小草千字文》的书写者也有质疑,认为“绢本”作者并非怀素本人。

  

  笔画呆滞庸俗的“绢本小草”,自从受到文徵明、文嘉、方士庶、王世贞、释达受等人的错误认可后被讹传开去,已误导后世500多年。据悉,于右任编著的《标准草书》也是取法于绢本《小草千字文》伪作,因此其出版的草书字体同样不规范。

  

  

  “绢本”《小草千字文》的特点是:笔画软弱,呆滞庸俗,修描补笔,草法错漏,反映出作伪者水平低劣庸俗,实际上与“瘦劲灵动”的怀素真迹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其次,“绢本”怀素签名之处也盖有〈军司马印〉伪印,综合分析“绢本”伪印和书风差异,故为伪作无疑。

  

  借得注意的是,怀素写的《小草千文》并没有多个版本,怀素六十岁以后的真迹只有一个版本,就是“纸本”。而藏于台北的“绢本”小草是伪作,另一个停云馆碑刻拓本也是伪作,它是依照“绢本”伪作复刻出来的。这两个版本并非真迹,其笔法与怀素“纸本”真迹有较大的区别。

  

  而怀素晚年写的“纸本”小草真迹,用笔瘦劲圆润,清俊流美,风神隽永,古雅多姿。不愧是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传人,既能严守“二王”家法,又能继往开来,开唐代草书新风,一千多年来影响深远。宋代大学士蒋之奇称道:“草书有妙理,惟怀素为得之。”

  

  

  朱家济先生出身于“相国之家”,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之后裔。父亲朱文钧工书善画,是近现代著名的古代家具、古籍、碑帖、书画鉴定家和收藏家。朱家济自幼随侍父亲身边读书、习字、看画,对各类古物也是耳濡目染。在父亲的教诲下遍读经史子集,神游于法书名画之中,与历代名家直面相见,积累了丰富的鉴赏知识。朱家济擅真、行、草三体,作品俊丽清健、笔跃气振,自成风格。其弟朱家溍回忆说:“朱家济20岁时,父亲就教他看家藏唐宋元明名家墨迹……”因此,像“绢本小草”这样的丑俗伪作,骗不了朱家济先生。

  

  学识渊博的朱家济,一眼就能看穿这个“绢本小草”是伪作,他在鉴定方面无疑比别人水平更高、更准确!是近代史上一位了不起的鉴定大家。其四弟“朱家溍”,也是赫赫有名的书画鉴定家、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生前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二弟朱家濂是著名版本学家,原北京图书馆中文采访部主任;三弟朱家源是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他们兄弟四人学识渊博,与其父朱文钧同为饱学之士,皆是文艺大家。

  

  

  在书画鉴定方面,朱家济和弟弟朱家溍具有超强的判断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文物鉴定大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石渠宝笈》所载古代书画散落于市,为了保护这些珍贵墨宝,时任文化部文物局长郑振铎选出鉴定界精英人士进行甄别选购。参与其事者有局内的张珩先生、上海博物馆谢稚柳先生、浙江省博物馆朱家济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先生等人。其中,朱家济在鉴定文物真伪、优劣皆公平判断,不加私心,因而被多次委以重任。

  

  

  历史上怀素和张旭齐名,被公认为“草圣”,合称“颠张狂素”。宋代大书法家薛绍彭说:“怀素唐朝草圣超群,所谓笔力精妙,飘逸自然,非学之能至也。”意思是:怀素的笔力和精妙之处,灵动又自然,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到的。学者黄锦祥发现的怀素小草“纸本”真迹法度严谨,魏晋笔法灵动飘逸,毫无涣散衰颓之状,是一气呵成的稀世珍宝。通过“纸本”真迹与“绢本”伪作的对比,使我们更加了解怀素真实和传统的小草技法。

  

  近年来,学者黄锦祥发现了唐代怀素唯一存世的小草“纸本”真迹,轰动了整个学界和书法界。此作又名为《千金帖》纸本,现存9页530个字,草书技法无一错漏,是流传有绪的怀素真迹。旧封面上题签有“怀素传本墨迹《草书千字文》”十一字,“传本墨迹”即是指作者怀素的原作真迹。这是千年书法史上的重大发现,彻底改写了怀素晚年的历史。

  

  

  重现人间的怀素“纸本”小草真迹,通幅笔墨精妙,神采飞扬,气势逼人而又气象万千,字里行间溢露出一种蓬勃朝气与生命激情。怀素随机生变、跌宕多姿的笔法相当娴熟,那些内弯外折,使转如环的线条,表现出不激不厉,洒脱自然,高古典雅的艺术风格。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的重大发现,反映出怀素书写时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虽然年过六十,也没有患上什么“风痹病”。

  

  众所周知,现存的唐代怀素真迹只有三件:分别是《苦笋帖》、《小草千字文》纸本和《自叙帖》,均有“二王”的笔法特征。这些作品的整体用笔与气韵都是一致的,同为怀素一人所写。元代书法家袁裒《总论书家》说:“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指出王羲之用笔“内厭、含蓄、沉着”,王献之用笔“外拓、豪放、飘逸”,这些特点无不体现在灵动飘逸的怀素小草“纸本”真迹作品上。李白称赞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谓其草书天下第一,无人能及。这样的“草圣”怀素,后人是无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