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起笔的轻重,被我们忽略了,但很重要!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5-31 08:02作者:贺进来源:龍靈書道

  在一条线中如何体现毛笔的特性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因素。毛笔的特性是兽毫所体现出来的软硬程度,材质大致分为狼毫、羊毫与兼毫,材质会导致笔毫呈现软与硬的特性,那么这种特性则导致线出现轻重的关系。

 

  轻重关系的产生一方面受笔毫的性质决定,另一方面则受到执笔的姿势、力量大小等影响。

 


 

  我们单纯从用笔的方面来分析,先要排除毛笔的特性原因,进而从执笔姿势和手指动作来分析。

 

  手指的动作体现的轻重关系是由“力”决定的,也就是手指执笔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就是“力”。陈振濂在《书法美学》一书中说:“我们在写字时要讲究笔力,这个力包括了从人的发力到手指(经过肘、腕、指)再到笔杆再下注到笔毫,是一个力的传导过程而不是呈现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力”是一种传导,通过肘部传导到腕部,再通过腕部传导到手指,通过手指的表现传达出来力量的轻重关系。

 

  谈到力量的表现,我们还要提到毛笔的材质,毛笔的笔头材质决定我们在用笔中用什么样的力量感去表现轻与重。这是其中一个方面。

  我们重点需要说的是手指的“传导”作用。

 

  因“轻入”会让毛笔与纸面摩擦性降低,且入纸后做同方向的运动,因而轻入笔呈现出来的线前端多为尖,但入笔后进入行笔过程中要加入停顿,然后在行笔中加入“推”的作用。

 

  老伍讲书法

 



  怀素“逆圈”用笔,怎么写? #书法#怀素#草书@好多帖

 

  视频号

 

  这样的入笔方法不失“凝厚”的线质,同时,通过节奏的变化还可以保持“灵动”的特征。

 

  在汉简中此类用笔较多。《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中的简牍作品,大多数的起笔均为轻入起笔,如“言”字的三个横画,都是轻入笔,在收笔处则变重。“子”的横画。这些用笔都体现了入笔轻的特点。

 



 

  王晓光在《东汉中叶隶书墨迹标杆之作一试析五一广场简犊墨书及相关问题》一文中说:“到了东汉中后期新隶体渐成社会书写的主流,集中在简牍、纸、陶瓶等介质上。”

 

  由此,这些简牍的某些起笔特征应该就是汉代日常书写的表现,我们可以联想到《礼器碑》中很多字的起笔也都是轻入笔,在行笔甚至收笔处均较轻,结合当时的墨迹来看,其用笔方法是一致的,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汉代多逆入的笔法。

 


 

  入笔较重的方式在篆书中体现较多,手指抵笔杆力度增加导致毛笔抵纸面面积增大,便产生起笔处较重的形态。如邓石如晚年书写的大字隶书作品,起笔加重且加入了圆转的动作,呈现出来的线条苍辣、朴拙。

 

  吴昌硕的篆书作品也是一样的特征。而在赵之谦的隶书及篆书作品中,采取了斜入笔加重,笔锋打开后平铺行笔,也有逆入后加重平铺的方法,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面貌。

 


 

  在行草书作品中,如王羲之的《大道帖》,入笔都较重,在连续性书写中一直以重压的方式完成整件作品。

 


 

  米芾的《清和帖》也以这种方式居多,如“启”字的横画、“倾”字的撇画,“夏”字的横画等等。

 




 

  然而,对于一件完美的行书作品来说,完全用重去表现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米芾在这件作品中还有意加入了轻的对比关系,如“和”字的横、“趋”字的三个横画、“微"字的竖画等等,则将轻与重的对比关系表现极为丰富。

 


 

  轻重对比关系,无论是楷书还是行草书,都要灵活掌握与表现,这样在章法表现和气韵表现上方能体现艺术的最高程度。

 

  在理解轻重对比关系上,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古人法帖中发现古人的“巧妙”运用,且明白古人做了哪些“技法性”的表现,这才是我们临摹的要义。

 

  原题:《试论”起笔“》

 

  作者:贺进(原载《中国书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