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和《次陆秀才春日幽坐韵》清婉风润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1-03 09:46作者:支荣慧来源:收藏快报 元代·俞和《次陆秀才春日幽坐韵》清婉风润(局部)
■福建南平 支荣慧
元代临摹高手俞和,临摹他人作品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他曾临过《定武兰亭》,是他临帖的精妙之作,大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临摹能以假乱真的遗风。当时,有人得到他的作品,盖上赵孟頫的印章,很少有人能辨识真假,成为书坛上的传奇故事。在传世赵孟頫书中,确实也有出自俞和手笔的,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俞和,字子中,号紫芝、芝生,晚号紫芝老人。浙江桐庐人,寓居杭州。能诗,喜书翰,冲澹安恬,隐居不仕。俞和一生致力于书法研究,精通各体,早年有机会见到赵孟頫运笔的方法,后又重新临晋、唐名家碑帖,极有功力。行、草书,秀雅挺劲。楷书高古风雅,颇有晋人风度。明桑悦说:“紫芝所书,深得松雪笔意,而圭角稍露,比之松雪,正如献之于羲之也。”
俞和书《自书诗帖》卷(见图),行书,纸本,纵28.8、横216.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纵逸苍劲,有俞和自作、自书诗8首,描写他拜僧访友、游历山水的情景,帖中有“老夫遗迹尚追求”诗句,可知是晚年之书。第一首诗《次陆秀才春日幽坐韵》,俞和曾不止一次地书写,他所书《杂诗帖》卷中的第一首也是此诗,因为是他的得意之作,所以经常为他人写这首诗。
俞和各体都擅长,所以一卷之内,行书、章草交错出现,结体稳妥,功力深厚,潇洒不羁,俊秀飘逸,而又工稳端丽,大小变化明显,通过墨色浓淡变化,营造意境,却未见枯笔。整幅字看上去工稳,其实还是有节奏变化的,比如第四行“复起”“嚬”行笔流畅,速度超过正常的行书书写速度,其余的字虽然有连笔,但速度只是略快于楷书。包括标题,《次陆秀才春日幽坐韵》总共有七行字,只有第一行“春日”有细微连笔,更不用说牵丝环绕。难得有第二行第七字“新”字一竖的出彩,不仅与第一个“新”草法在写法上区别开来,而且圆笔流美,方笔铿锵,似掷地有声,属典型学赵孟頫晚年书法一派。陈敬宗在题跋中赞道:“俞紫芝书笔意清婉,姿态风润,盖兼得赵松雪之神魄,至不能辨其真赝,可爱也。”当然学赵孟頫必然逃脱不开馆阁的嫌疑,这是事物的两面性决定的。第二行的“塘”字结构安排巧妙,“土”在撇的上面,左右融合在一起。第三行“人”字一捺,纤细轻巧,这样写在行书里并不多见,常见的写法都是比较粗重。而且其他的捺笔都写成了反捺,与下面的一个字笔断意连,带出下面一个字,如第七行的“天”、第四行的“更”。此诗卷末无款印,仅在《次陆秀才春日幽坐韵》诗后有钤俞和“子中父印”一方。卷后有明项元汴“嗣”字编号,还有清周寿昌、赵烈文、费念慈题跋。鉴藏印钤明项元汴“项子京家珍藏”、清安岐“安仪周家珍藏”及乾隆内府诸印等,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俞和的章草和篆隶也一样突出。现存的《临张芝书》虽是临作,但自创的成分已不少,有一定的个人风格。王世贞说他“用章草书《急就章》,觉古色蔼然”。元代的章草,较唐宋是大为逊色的。赵孟頫、邓文原复古写《急就章》,都显得有点矫揉造作,临的成分多,古意并不是很多。以后康里子山、杨维桢以章草笔意入今草,大开草书新面貌,应当是草书的新变。方从义、宋克也均在章草上下过苦功。俞和也是其中一位杰出者。他天分高,悟性笔性均好,所以其“临”书,不但形态上相似,意味也出来了。尤为可贵的是用笔上自然率真,捺脚的形态变化多,可见笔法上变化也多,虽是以己意临书,实为创作了。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章草诗帖,行书中杂章草,已是很见功力的创新之作了。再如《篆隶千字文册》是其篆书和隶书分体的书法杰作,也是有新意的作品,为俞和48岁时所书。其篆书,结字简洁随意,用笔上大胆参以方笔,所以有刚健清新之气;其隶书,也用汉隶的方笔,结构简练随意,线条秀雅挺劲中质朴却没有故作修饰的匠气,因而比他秀润有余的行书,显得更为古朴而有书卷气。看来俞和并不是赵孟頫的影子,也是有个性的书家。 上一篇明代宋旭《秋山垂钓图》
文章分类:
一点一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