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从馆藏明清容像看笏板的执法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1-07 15:42作者:王卫东来源:收藏快报

图1、图2 歙县博物馆藏两件明代象牙笏板

  

图3 清代绘洪中孚容像

  

图4 明天启绘徐彦若容像

  

图8 清代绘萧祯容像

  

图7 明代绘江瑾容像

  

图6 明代绘吴少微容像

  

图5 明代绘萧祯容像

  

  ■安徽歙县 王卫东

  

  笏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按三代以迄明季,朝官皆执笏,周制诸侯始以象牙为之。其材质有玉、象牙或竹、木片,以为指画、记事之用。本文从容像入手,探讨笏板的执法。

  

  歙县博物馆收藏有明代象牙笏板两件,笏身作平板,有弯曲度,与象牙的曲度一致,泛自然棕黄色,牙纹显然,全身布满细小裂痕,笏上窄下宽。一件(图1)长53.5、上宽5.5、下宽7.5厘米,纹理致密,包浆古雅。另一件(图2)长43、上宽6、下宽7.5厘米。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歙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象牙笏板,尺寸并不一致,可见历代不一定完全遵循古制。

  

  “槐塘卖朝笏,不知来和历”,说明在徽州这块土地上,遗留一些笏板是可能的,也是常理。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代,徽州共出进士452人、状元3人,其中就有不少官居四品以上者。笏板和官印不同,官印离职后要上交,而改朝换代,则要销毁前朝官印。而笏板没有上交和销毁制度。

  

  笏板一般呈一头窄、一头宽的长条状,大臣们执笏是窄头向上还是宽头向上呢?具体的执法,笔者目前尚未找到有关记载资料,但我们可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中,推断其使用方法。

  

  清代绘洪中孚容像(图3),纵246、横90厘米,绢本,设色,绘洪中孚半身像,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色袍服,双手执笏板于胸前。笏板略有弯曲,小头朝上,应为象牙笏板。

  

  洪中孚(1049—1131),字思诚,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神宗朝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初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黄冈县尉。徽猷阁直学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以中大夫、龙图阁待制致仕。

  

  明天启绘徐彦若容像(图4),纵360、横108厘米,绢本,设色,绘徐彦若半身像,身着红色圆领官服,双手执笏板于胸前。笏板小头朝上。画上方有题款“赠平章事兼清海节度使臣徐彦若像……”及手绘圣旨一道。

  

  徐彦若(?—901),字俞之,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明代绘萧祯容像(图5),纵236、横110厘米,纸本,设色。图绘萧祯半身像,头戴乌纱,身着红色圆领官服,双手执笏板于胸前,笏板小头朝上。像上方有光启三年圣旨一道。

  

  萧祯即江祯,生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卒于唐昭宗景福二年,终年52岁。江祯才兼文武,通神奇策,初任东京留守,再任托护军兵马使,黄巢一部攻打歙州,江祯与高骈合力破黄有功,被封为柱国上将军,领江南节度使,赐第新安篁墩,后朱温专权篡位,使将弑帝,密诛朝仁,萧遘被杀,江祯对大唐忠心耿耿,坚贞不二,朱温灭唐后称帝,江祯不愿替朱温效力,誓不渡江,指江易姓,隐于篁墩山中,是为萧江氏一世祖。

  

  明代绘吴少微容像(图6),纵254、横93厘米,绢本,设色。图绘吴少微头戴官帽,身着红色左衽朝服,手执朝笏于胸前。朝笏小头朝上。画像上方有手抄御赞一篇。

  

  吴少微,唐代文学家。新安(今安徽黄山休宁)人。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唐长安元年(701)辛丑进士。累授晋阳尉。

  

  明代绘江瑾容像(图7),纵194、横123厘米,纸本,设色。图绘江瑾站立像,江瑾头戴官帽,身着红色官服,手执笏板于胸前。笏板小头朝上。画像上方有诰命一篇。

  

  清代绘萧祯容像(图8),纵290、横122厘米,纸本,设色。图绘萧祯全身坐像,头戴乌纱,身着圆领红色朝服,手执笏板于胸前,笏板小头朝上。画像上方有手抄圣旨一份。

  

  从以上六件传世的明清容像作品中,我们知道笏板一般是双手握住置于胸前,且是窄头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