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有关“骨法”的千载之秘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3-13 14:15作者:何光锐来源:美术报

  ■何光锐

  

  中国传统学问中,由于表述与理解方式的问题,有许多的“关键”之处总是没能说得清楚,而且似乎愈是“关键”,就愈是不清楚。至于究竟是古人不愿意把它讲清楚,还是根本讲不清楚,或者其实已经讲清楚了,只是我们自己搞不清楚?我一直打算专门写篇文章讨论这个事情。

  

  现在先来举一个例子。比如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中最稳定、最有概括力的法则。“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的确,用“六法”来评判今天的中国画,基本上依旧管得住。然而,“六法”中的第一条“气韵生动”,大家都不难理解,或者说从字面上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到了第二条“骨法用笔”,就开始摸不着头脑了——这“骨法”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千载之下,居然没有人讲得清楚。

  

  对于“骨法”,通常的解释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是“骨法即线条”,认为谢赫在此处强调了中国画的“以线立骨”。问题是,勾勒填色是那个时代画画的主要方式,所有的人都这么做,还用得着强调吗?而且同是用线条勾勒,不同作者间高下悬殊,谢赫在《画品》中就指出某某人“用笔骨骾”,某某人“笔迹困弱”。其次是“中锋说”,认为“骨法用笔”就是中锋用笔。这是挪用书法中的笔法理论来解释“骨法”。然而书法的“中锋用笔”本来就聚讼纷纷,如果所谓“中锋”就是沈括所说的笔画“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的话,那么最厉害就是清初那几位“搦定笔管画大圆”的篆书家了,而且相信有一天机器人一定做得更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骨法”就是行笔过程中手腕的硬朗与顿挫的运用。这是以某种特定用笔风格来解释“骨法”,显然不具说服力,况且过于强调“顿挫”容易导致纵横习气的出现,甚至走向“抛筋露骨”、“鹤膝蜂腰”。

  

  说来可笑,我对“骨法”一语偶然产生自己的“新解”,是从喝茶中悟来的。所以,还得先聊聊喝茶。

  

  喝茶本来只是“开门七件事”中的一件,质朴得很,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后才变得复杂。当然,要这么说,写字画画这些“高级”玩意也都是从生活实用开始的。事物本无所谓简单与复杂,复杂微妙只在人心,心所到处,皆成妙理。

  

  喝武夷岩茶,最为微妙复杂的,就是关于“岩韵”的说法,简直比书法中的“中锋用笔”更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什么是“岩韵”?这不仅是区分武夷“正岩”茶与外山茶的主要标准,能否喝出“岩韵”也是“菜鸟”与行家的分水岭。为了弄个明白,以便挤进行家队伍,我虚心请教了众多“圈内高人”,居然没有人能作出清晰的描述,或者如盲人摸象,各执一端,或者干脆告诉你要靠“悟性”,大有“拈花一笑”的意思。

  

  直到后来,读到乾隆皇帝的《冬夜烹茶》诗,其中有两句写到:“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骾”,顿时言下大悟——这“骨骾”,不是一语道破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岩韵”么?想想确实也只有“骨骾”二字,能够生动地传达出武夷“正岩”茶给你带来的特殊感受。水是最为柔弱而无定形之物,居然能够有“骨”!“善譬喻者为天才”,单凭这一点,也不能说乾隆爷的品鉴能力凡庸了。

  

  再联系那些对武夷岩茶的经典评价,就可以大致明白这茶水中的“骨骾”为何物,比如岩茶的浓郁“汤感”,比如茶汤对口腔的“打击”力度,比如清代梁章钜提出的“活、甘、清、香”四字,归根到底落在一个“活”字上。如果一定要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述,“骨骾”的内涵无非两条:一是“内质”的丰厚充实,二是由内在“活性”带来的力量感,且两者互为表里。

  

  那么,书画用笔的“骨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毛笔也是柔软而无定形之物,一落纸即偏倒散乱,何以能产生“骨”?智慧的中国人在工具创造上主动给自己设置了难题——只有柔软而无定形,才足以“载道”,才能具备无限之可能性;只有在驾驭复杂多重矛盾关系的过程中,才能孕育与调动真正的内在“活力”,而最终外化于书画线条“质地”的丰厚充实、“弹性与“韧劲”上。

  

  如果一定要为“骨法”找一个相近的词语,也许只有传统武术中所谓的“内力”勉强可以比拟。

  

  “骨法”与“内力”,体现在对矛盾两端的“双向调节”上,所以能做到刚柔相济、巧拙相成、虚实相生,“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反之,如果违背“骨法”,缺乏“双向调节”的内在“活力”,就必然陷于矛盾之一端,导致“浮、滑、薄”,“板、刻、结”,“邪、甜、俗、赖”等用笔之大弊。

  

  至于武夷岩茶的“岩骨”是怎样产生的?那种爽洌而沉厚、质实而鲜活的独特口感从何而来?一位当地的老茶师告诉我,岩茶生长在武夷丹霞地貌的风化砂石上,地表水分难以保持,为适应环境而生成发达的根系,广泛吸收各种养分。同时,枝叶上会分泌出一种类似动物胶质的东西,当太阳照射时将毛孔封住,防止水分蒸发,而当阳光消失时则沉回叶底,让叶面呼吸。这一点,可以在陆羽《茶经》中得到印证:“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也”。

  

  “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看来,与环境抗争而激发的“双向调节”的生命活力,铸就了岩茶的“风骨”。

  

  《孟子·告子下》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尽心下》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中国书画艺术是一种生命化的艺术,一支柔软而最难以控制的毛笔,在日日操弄中终于产生“骨法”,就是一场与惯性、虚浮、懈怠、躁进、轻慢等诸多习气斗争并超越的过程,一场与外物,与自我,与生命对话的过程。用笔之“骨法”,表象上只是对笔墨纸的驾驭调节能力,其实质则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唤醒与充实。

  

  司空图所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也可以作为“骨法”与“内力”的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