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一幅“鬼画”流传800年,至今难懂画意!画家木匠出身的三朝画师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15 08:27来源:古玩收藏修复、神彩堂

  在故宫内,有一幅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诡异画作《骷髅幻戏图》,极具恐怖色彩,甚至一般人在参观故宫的时候看到这幅画,都会觉得根本看不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难以看懂画中的意义。


  | 故宫一幅诡异“鬼画” | 综合材料绘画(油彩、水粉、纸)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283115832.jpg

 

  此画为扇面册页。画面中心人物是一戴幞头、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席地而坐,左腿曲折着地,左手按左大腿,右腿弓起,右肘支右膝,坐姿十分舒适自便。右手提控一小骷髅,应为提线木偶(傀儡),上下牙列开张,似在说笑。小骷髅即提线木偶(傀儡)右脚着地,左脚抬起,两臂做招手状,很是活泼。小骷髅对面为一小儿,其左手与双足俱着地,昂首伸右臂,似要伸手抓小骷髅,顽皮而好奇。小儿身后为一青年妇人,双手伸出似作阻拦状,表情看似有些着急。妇人身后不远有一曲折地平线,似为悬崖的边界,这条线使画面构图分为两大部分。画面的右上角的留白,使整体画面布局的重心偏重在左下角。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302103710.jpg

 

  大骷髅身后安坐一青年妇人,半袒胸,怀抱中小儿正食其乳。目光安详,稍侧身,正注视着眼前之事。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325115234.jpg

 

画意八百年无人懂

  《骷髅幻戏图》的画面怪诞诡异,人物描画十分生动细致,仿佛能听见他们各自的声音。尽管此画流传了八百年,仍然难以让人看懂,但总是让人心生敬畏。

 

  “傀儡戏”在宋朝非常火。“骷髅”在这幅画中所表现的不仅是死亡,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空洞。画中被牵制的傀儡其实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而控制傀儡的同样也是一具骷髅,根本就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具没有生命的骷髅却在操纵另一具骷髅,它的意义至今仍引人争论。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354735025.jpg

 

  有人认为,这幅画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并不是“恐怖”的氛围,而应是一种“悲伤”的氛围。

 

  也有人认为,画家或者想要表达生死转化、因果轮回,甚或传达庄子“齐生死”的观点……

 

  总之,令人惊恐,却更加耐人寻味。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381930863.jpg

 

  元代知名画家黄公望为这幅画作的题词,也许可作为另一种解读: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儿把冤家逗。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作者李嵩是三朝画师

  李嵩,宋代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是木工,后来成为李从训的养子,并随之学画。历任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409356044.jpg

《水殿招凉图》

 

  《画继补遗》曰:“李嵩,钱塘人。少为木工,颇远绳墨,后为李崇训养子,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被尊称为“三朝老画师”。

 

  也许是当木匠的人都非常严谨和准确吧,李嵩的造型能力和应变能力是超出常人的。所以这个有灵气又肯吃苦的小木匠李嵩被当时的宫廷画师李从训一眼识中,并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

 

  李嵩子承父业,后虽为画院待诏,但出身贫寒,又处在南宋这么一个偏安一隅、时局不稳的国家,君主安于享乐,不顾政事,民不聊生,作为一个有情性的画家,是不会不为之动容的。但一己之力如此微薄,只有寄情于绘画,来传达自己的思想。

 

  李嵩创作的作品很多,仅见于著录中的作品就达五十多件。其中以人物画为主,且描绘下层劳动人民生活情景成为他表现的主要题材。曾有人在他的《春溪渡牛图》上题有“李师最识农家趣”,这七个字确实是对李嵩关注下层人民生活、最善于表现农家生活情趣的绘画艺术特色所进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李嵩艺术恰如其分的评价。

 

  李嵩对农民的热爱,使他对农民生活疾苦抱有强烈的同情心,在他的作品《服田图》里就展现了农民入仓劳动、官吏催租、农民饥饿和愤怒的场景,透露出李嵩对统治者剥削农民的不满之情。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447848672.jpg

《月夜看潮图》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482132129.jpg

 

画作工中求写 

尤擅界画

  中国画有一种技法名为“界画”,一般指作画时用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法。

 

  李嵩的界画功力及其深厚,能把结构复杂、姿态多样、角度各异的建筑物以规矩严谨的格法准确描绘出来,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与李嵩同时代的几位画家,分别以各自专长为美术史所记载:刘松年以画四季不同的景象赢得赞誉;马远、夏圭的“马一角、夏半边”在山水史上倍受瞩目。而李嵩让历史记住的是精细表达琐细物品的着迷。

 

  纵观李嵩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人物、山水、花鸟、楼阁无所不及,表现技法也多种多样,既有白描淡色的风俗画,又有精工艳丽的花鸟画,还有水墨渲染的山水画,可谓丹青妙手,兼擅众长。

 

  翰林画院的严格教育使其具有了严谨的造型能力,他笔下的货郎儿、老妇、婴儿等形象生动、鲜活,表现技法工中求写,工整之中不乏写意的灵动,写意之中不失精致之意。

 

  由于李嵩年轻时做过木匠,所以他的界画建筑虽取法自刘松年,却往往建得更高更广,用笔刚劲有力,设色精巧华贵。相比于刘松年的含蓄劲利,李嵩要骄傲和生猛得多,他对界画的把握更精准,画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即便不是画界画,对画中景物的刻画也细致入微。

 

  李嵩以界画著称,却不拘泥于界画,在风情画上也很有造诣,他人物画“用笔细如毛发”、“神气奕奕欲动”;山水画以“意匠经营,情留象外”为胜;花鸟以“画法精丽谨严而不觉繁缛板滞”为著。

 

  明清的画家们瞧不上界画,认为它太匠气,但以李嵩为例,足见决定作品高下的是人,而不是技法。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504383843.jpg

《水墨孤亭图》

 

讲求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李嵩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极为细致的人,同时也是善于调动各种笔墨语言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一位绘画高手。

 

  在李嵩的绘画里,线条的丰富造型性和表现力使它成为画家创作的一个鲜明艺术特征。这在他的作品如《花篮图》、《货郎图》中有着丰富的例证。而在《骷髅幻戏图》里,李嵩用笔顿挫有力,方中带圆、棱角分明,质地变化细腻,而且总能够将画家的情思意念灌注渗化于错综的笔线之中,使绘画理念与用笔相得益彰。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550621206.jp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555105212.jp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562130885.jpg

《花篮图》

 

  《花篮图》画面以一个编织精致的花篮为主,里面插满了各色鲜艳美丽、娇嫩多姿的花朵,像红艳艳的石榴花、金黄色的萱草花、洁白的栀子花、锦葵等等。在深绿色的叶子陪衬下,五彩缤纷的花朵更显得娇艳动人。李嵩用双钩填色的工笔重彩,惟妙惟肖的写生功力,成功地取得了花团锦簇、生机勃发的画面效果。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589495166.jpg

《货郎图》

 

  李嵩的《货郎图》留存于世的有四幅。它们整体构思严谨而富于变化,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尤其是儿童形象,姿态多种多样,却又个个活泼可爱,表情的刻画恰到好处。从技法上看,以线描为主并略施淡彩,工中带写,既有铁线描的劲挺流利,也有战笔衣纹的顿挫有致。整幅画面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氛,高超的画艺与真挚的情感完美结合,造就了这批大同小异的杰作。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617445077.jpg

《骷髅幻戏图》

 

  《骷髅幻戏图》采用边角构图,画面重心在于左下角,表现了南宋偏安一隅的真实写照。设色淡雅,线条用笔的含水量较少,线质较干,线条的粗细、顿挫变化较多。使用双勾的表现手法,先画人物的衣纹线,稍重,在衣纹线的内侧勾一淡笔,这一表现源于工笔画中的渲染手法,使这幅画既具有工笔画的严谨,又不失写意画的自由奔放,加之两具骷髅的出现,更富于画面浪漫的神秘色彩。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643100044.jpg

《赤壁赋图页》

 

  《赤壁赋图页》应为李嵩晚年所绘,右上有“李嵩”款书,幅面虽小,但江间波涛汹涌,与山崖和人物对比强烈,画水的艺术水平极高。苏轼着红衣,扭头回视山崖,其余二人静默,滔天巨浪响在耳边,加之绢色暗淡,感觉一股子无边的寂寞袭来。

 

  不管此图是不是奉召而作,写的都是千古文人的寂寞心事,画里有李嵩对苏轼的理解和敬意。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669523266.jpg

《钱塘江观潮图》

 

  《钱塘江观潮图》这幅画没有描绘达官贵人车马仪仗的奢华,也没有描绘观潮百姓万头攒动的盛况,出现在李嵩的笔下的是晴朗的秋夜,明月当空,奔腾咆哮的钱塘江潮透过高阁和枝梢展示出来,使画面显得如此空旷惨淡、萧条悲凉,让人观后生出一种压抑、悲苦之感。这或许是李嵩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观潮享乐表达一种讥诮和义愤之情。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3/1626161693676072.jpg

《江上观潮图》

 

  精谨细致的人物史实画自从魏晋发端,历经唐、五代成熟,到两宋院体画时期已经达到顶峰,画法越来越完善工整。尤其是到了南宋之后,这种人物史实画的画法已经熟练地应用到风俗题材中。

 

  南宋的李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