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关于放暑假 从古至今好像都一样...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20 09:16来源:北京青年报

  每年到了七月,空气里都弥漫着暑假的味道。可是这暑假究竟从何而来呢?有一个说法是暑假源于私塾,因为古代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若还是一直坚持上课,恐怕得集体中暑。为了老师和学生都不被热死,于是私塾就开始放假,一开始叫《塾假》,结果叫着叫着就变成了《暑假》。不过,这个说法不是特别靠谱,没有过硬的史料文献来支撑,但古代儿童有假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古代儿童的假期究竟是怎么过的呢?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4/1626238905133398.jpg

 

明天就放假了,老师你别忘记早点放学呀

  说起唐代儿童的假期,最快乐的莫过于田假和授衣假。这两个假期分别是每年的五月和九月,每次都可以足足放满一个月!只不过,这个假期是为了让唐代儿童回去帮家里干点农活,但对于小朋友而言:管它农活不农活的,只要放假就快活!

 

  这不,有个小朋友在放假前就已经按捺不住了。那年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有一公立学校,也就是《义学》。有一名12岁的自费生卜天寿,他按照当时政府规定的《全国教学大纲》,手抄了几种最主要的教科书《论语郑氏注》和《千字文》。交作业嘛,这是最平常的事情,但这位卜天寿小朋友非要皮一下,他先是在作业的最后凭借记忆抄写了当时的《流行歌曲》——《十二月三台词》。这像不像考完试后的你?时间还多,草稿纸还有空白,先默写几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吧。

 

  然而这位卜天寿小朋友认为单是抄歌词没意思,他用了自己的《毕生所学》,即兴创作了6首五言绝句诗。最可爱的是,他还在结尾处放飞自我,给他的先生写写《悄悄话》:《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全文最关键的恐怕是最后一句:明天就放假了,老师你别忘记早点放学呀!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4/1626238923123148.jpg

卜天寿的作业

 

  可见,不爱学习是千百年来孩童的共性,玩才是千古不变的孩童天性。卜天寿小朋友估计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份作业在1200多年后出土于阿斯塔纳墓地,并被藏入了吐鲁番博物馆。在大批文书之中,他的这份作业显得尤为珍贵,尤其是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卜天寿《论语郑氏注》抄本是其中保存较好且最长的卷子,为古代民间书法艺术、儒家经典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卜天寿小朋友的《作业》出土后,过了10年,同一地区,也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斯塔纳TAM187号墓出土了绢画《双童图》。这一下,我们就知道卜天寿小朋友如此渴望假期到底是为了什么啦!这幅《双童图》描述的是唐代儿童在林间嬉戏的场景,他们穿着彩色背带裤,大红色鞋子,胖嘟嘟的,无比可爱。左侧的小孩手中抱着卷毛小狗,满脸开心,原来唐代小朋友也喜欢撸狗玩。而这只卷毛小狗,其实是我们现代《哈巴狗》的最初形态,由唐代初年从东罗马帝国传入内地,产自唐朝西域地区。

 

  这单是跟小朋友一起撸狗也不过瘾啊。其实唐代的小朋友假期还有许多别的游戏,比如骑竹马、垂钓、蹴鞠、放纸鸢、扑蝴蝶……大概只要是个东西,就没有小朋友玩不起来的。这也难怪卜天寿小朋友会在放假前如此放飞自我,这样的假期,谁不盼望?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4/1626238954101344.jpg

《双童图》

 

宋代儿童游戏特别多

  对于放假这种事情,宋代应该是给假期最慷慨的一个朝代。以北宋后期为例,每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冬至节以及每年的春社日和秋社日,绝大多数私塾都会放假。而这放假时间,少则放一天,多则放一个月。毕竟老师也得休息,定期回家《疗伤》。

 

  假如卜天寿小朋友生活在宋代,大概他对假期的盼望值得增加十倍都不止,因为说起玩,哪个朝代有宋代会玩?单是流传至今的许多宋代婴戏图,画面中那些儿童游戏的场景就能把我们现代人给羡慕死。这绝对不是几个游戏软件就能画等号的快乐。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4/1626238985112338.jpg

《货郎图》

 

  这么说吧,《玩具》这一词就产生于宋代。同样,也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玩具便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出现于市场上,并且每个阶层的儿童都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玩具。此处就不得不提一下宋代著名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货郎,指的是卖百货的小商贩。这与我们现代人学校门口的小商贩一样,是宋代儿童最期待的商人。

 

  在这幅《货郎图》中,货郎的年纪有些大,他推着小货车,走到一棵老梅树下的空地上。只见他的货郎车上挂满了木叉、帽子、围巾、布兜、小风车、拨浪鼓、花篮、糖葫芦、花灯笼以及各种佩饰等等。大概是小推车放不下这么多东西,又或者是为了展示玩具,这位老货郎把自己都活成了一个《货架》,在他的肩上、腰间、背后都挂满了货物。因为货郎的到来,孩子们无比兴奋,将老货郎围得严严实实,画面中呈现了一片欢乐。从老货郎推车上的这些小商品来看,宋代儿童在假期能玩的玩具非常之多,无比丰富。

 

  有了这些玩具,还怕宋代的儿童不会玩?这可真是想多了,宋代儿童最大的本事就是一个玩具当十个玩具玩。比如他们若是在货郎那儿买了小球,那么他们就能通过这个小球变出几十个游戏来,并且还能充分利用身边的环境来创造游戏。在这幅《蕉阴击球图》中,画面中的儿童居然选择了用芭蕉叶作为球拍,他们蹲在地上,十分专注地打着这个小黑球。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0714/1626239017646853.jpg

《傀儡婴戏图》

 

  除此之外,在宋代儿童喜欢的游戏中,傀儡戏必须有姓名。南宋画家刘松年曾画了一幅《傀儡婴戏图》来描绘宋代儿童演木偶戏的场景。画面中总共有四个孩子,一个孩子在幕后操纵着傀儡木偶,而前面两个孩子便高高兴兴地充当观众,旁边另一个孩子边看戏边击鼓,似乎在承担着《配乐》这个角色。你可别看着木偶戏简单,但却需要宋代儿童们自编自导自演,从写剧本、设计角色、准备道具等一系列编导工作,都由他们独立完成。这会玩的程度,简直是要逆天吧?

 

  除了这些流传至今的宋代画作,史料文献中也曾多次提及宋代儿童游戏的丰富多彩,甚至有学者给宋代儿童的游戏分了类,有博弈类、雅趣类、竞技类、节令类等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如此迷人的假期生活,怎能让宋代儿童在放假前不眼巴巴地盼着?

 

那个假期培训班,了解一下

  放假前一天就开始放飞自我的卜天寿小朋友大概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算是放假了,他也极有可能会被送去培训机构上补习班。从古至今,天下的家长都一样:如果所有的小朋友假期都在玩,那么自己家的孩子玩玩便罢,但若是有一个小朋友假期在学习,那做家长的怎么可能不焦虑?

 

  要知道,古代的学制体系是由官学、私学、书院组成的。书院最早源于唐代时期,但唐代时期的书院还只是为官方修书、校书以及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地方。一直到了五代末,书院逐渐地就变成了培训机构,开始聚徒讲学,主要内容是培训学生参加科举考试。

 

  不过,就算是在书院读书,学生们也是有假期的,古代书院的假期遵循着每朝每代的放假制度。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书院通常都是隐在山中,而书院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古代交通极为不方便,有的人还没出城,可能假期都已经结束了。再加上这书院后来主要是培训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为了能让娃考上进士,家长们一般也都豁出去了:不回家就不回家吧。

 

  你可别小看这书院,能让古代的家长们把孩子送去上课的地方,校舍、师资、管理制度都不会差。尤其是到了宋朝,书院都形成了《产业链》。南宋有一个人名叫吕祖谦,可能你知道他是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但你万万不会想到他曾经还是著名培训机构的创始人,丽泽书院的金牌讲师。

 

  吕祖谦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他早就考上了进士,作为一个过来人,他认为自己很有必要授业讲学。不过,他主要的讲课内容就是教大家如何考试,主攻科举。对于前来培训的学生,吕祖谦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本内部教材《东莱博议》,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什么密卷、几套卷的前身。这本内部教材里不仅分析了考试大纲,还收集了历年的高分答卷。更诡异的是,这本内部教材还是黄色的,于是被称为《黄册子》,是不是像极了《黄冈试题》《启东作业》《海淀试题》……

 

  由于吕祖谦专攻科举,于是就有人骂他:《一天到晚就知道科举,不要脸!》有人还专门为此写了首诗:《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奈何人家就是厉害,不仅教材编得好,还很擅长押题,据说有一年连科举的考题都给押中了!江湖上就又有传闻:《如果你拥有了那本黄册子,基本上就等于可以考过科举。》因此,向来是高冷男神人设的朱熹都把持不住了,赶紧把儿子送到吕祖谦的培训机构去上学。

 

  后来到了元、明、清时期,书院渐渐地就沦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属机构,因为大多数书院都要接受朝廷的管理,就连书院的任免、教材的改编都要官府来确定。如此一来,书院与书院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关系,因为它的口碑主要是取决于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后来的这些书院比吕祖谦的丽泽书院还要夸张,它们不仅有内部教材,还要搞各种模拟考试,包括还要背当年的时政热点,比如灾荒、瘟疫等等题材。

 

  有这样的培训机构,读了就有极大的概率让自己的孩子考中科举,这怎么能不让古代的家长为之疯狂?这个时候,还谈什么假期,还聊什么游戏,妥妥地要送去上课呀!而这些书院基本上都是隐在山中,这又有点暑期、寒假集中培训营的味道了。古人读书年龄又偏早,许多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所以也千万别说现代的孩子假期上培训班太辛苦,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呀!

 

  放假这个事情,开心是真开心,玩也是真的玩,但学起来,一点也不比平时少,毕竟:你的假期,我的假期,好像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