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黄宾虹,文人的豪气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22 08:54来源:那特艺术学院

  安徽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出了很多豪杰墨客,古有曹操、管仲,近有陈独秀、朱光潜、邓稼先,同样也少不了艺术巨擘,譬如黄宾虹。

 

2021717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

 

  黄宾虹的老家在安徽歙县,因为父亲常年在金华经商,所以生在了浙江。

 

  父亲黄定华是富甲一方的徽商,但也是从小酷爱吟诗作画的读书人,得空便在家里写写画画,这对黄宾虹的影响很深。4岁的黄宾虹看着父亲作画的场景,眼睛里就已满是的兴致和渴望,父亲见他这个样子,觉得有趣,便把笔给他,让他跟着一起画。

 

  老家村口有一座亭子叫作“滨虹亭”,依山傍水,远处可见黄山氤氲,景致很好。若是家里见不到读书的宾虹,那么找来这里,多半就能看见少年宾虹在这里作画吟诗。此情此景或许是黄宾虹最怡然的少年记忆,他常常自称“宾虹散人”,后来就直接把原来的名字“质”改成了“宾虹”。

 

2021717

云山听松 1932

 

  诗书画在读书人的学问里原是一体,饱读诗书者闲时以舞文弄墨为趣,书画水平大多不差,只是黄宾虹的主攻方向有点走偏了,他对画画的痴迷程度远超读书应试,凡是听说十里八乡哪家珍藏了古画,黄宾虹势必要借来临摹几次。

 

  有一次他附近的村子里看画,借到了一幅元代的古画。只是回去的时候天色已晚,赶路有些急了,不小心撞到桥头的墙上,连人带马都伤得不轻。他原本与画主人约定三日归还,爱画之人多视古画为宝,一旦还回,必定很难再借出。黄宾虹不愿浪费难得的三日,带伤忍痛临摹了三天。

 

  借画也有借不到的时候,有一次他见到石涛的《黄山图》,便恳求主人借给他临摹,主人爱画心切不肯借,黄宾虹只好作罢。奈何对石涛这画太喜爱,竟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黄宾虹梦见与石涛相会,醒来高兴的不得了,还画下了梦中的石涛。

 

浅濑平沙 1948

浅濑平沙 1948

 

  “不务正业”沉迷画画的黄宾虹尽管天资聪明,却还是没能逃过“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定律,第一次正式参加科考,就落榜了。此后,他也没能如父亲所愿,中举入仕途,因为时局已变。

  当接受西学思想的谭嗣同等人想要改变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时,正值青年的黄宾虹,如其他志在救国的才子一样,对西方思想接受度很高,热血高涨地支持维新派的运动,当他得知谭嗣同要途径安徽,便主动托人与谭嗣同联系。

  与谭嗣同的会面,黄宾虹侃侃而谈,兴致高昂,谭嗣同安心静听,审时度势,有理有据,这次见面也开始了二人的友谊。正如我们现在知道的,维新运动失败了,谭嗣同等人被杀。收到这个消息,黄宾虹万分痛惜,为谭嗣同写下挽诗。黄宾虹晚年在病榻上,曾突然念起其中一句:“千年蒿里颂,不愧道中人。”

  清政府的腐败使革命的星火燃起,再难扑灭,维新运动失败后,黄宾虹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在家乡兴办新学堂,组织“黄社”传扬反清精神,进行革命活动。因为参与反清活动、私铸铜钱,黄宾虹被举报,不得不逃离家乡,当年回到安徽。1907年,他再次因为被人举报,出逃至上海,这次他在上海待了30年。

 

桂林山水图 1930

桂林山水图 1930

 

  或是屡次失败浇灭了热情,又或是随着年纪增长,回到了淡泊世事寄情书画的文人秉性,黄宾虹在上海期间重拾传统国学和书画,几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他参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题襟馆活动,协助邓实、黄节、柳亚子等编辑《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国粹丛书》等,并先后与宣庐愚、郑午昌等组织宙合社、艺观学会、烂漫社、蜜蜂画社等,还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等单位工作十三四年。后来致力于国画的教育和美育,先后在上海、北平任教。1948年秋,应杭州国立西湖艺专之聘南下任教。

 

黄宾虹篆书七言联 1939

篆书七言联 1939

 

  现在看来,黄宾虹对传统国画和国学是由衷之爱,一生为之默默付出。1951年的一次师生作品展把“宾老的山水画挂在暗角里,潘天寿的画挂在走廊里,被风吹得飘曳不定……,宾老神情黯然,说:现在他们不需要我们这套了,还不如回乡种地。”

 

  他的画自然也继承了中国画的精神,追求“内美”。作品初看起来是其貌不扬,黑压压的一片,晚年更是以“黑宾虹”的风格更胜一筹,跟齐白石的清透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的墨色自有乾坤。画家张晓凌说“黑是积墨造成的,积墨在中国绘画的墨法里边是最难的。你看,你画了一遍,再积一遍,再积一遍,一般人积三遍这个墨就死掉了,但是,黄宾虹能做到积十遍还能看见纸纹,(就是)纸的纹路还能看见。这就是大师啊。现在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黄宾虹云烟叠嶂 1946

云烟叠嶂 1946

 

黄宾虹烟雨桂林 1949

烟雨桂林 1949

 

  自1939年起,他已经患有眼疾,看什么东西都模糊不清,到了1952年,左眼几乎全盲。或许有人怀疑,看不清的黄宾虹如何作画?试问从小学纸笔写字,且未因为电子产品荒废的各位,不看纸笔就不能把字写得清晰可辨的有几个?执笔八十多年的黄宾虹,几乎一生笔耕不辍,作画已如那个卖油老翁过钱孔倒油般熟练。只靠模糊的轮廓,他也能写一张浑厚的山水,“内美”在一层一层的墨迹中展开。以熟稔功底铸就的风格使黄宾虹的绘画趋向于大气晚成,八九十岁的作品,尤其是最后两年的作品被艺术界奉为最高水准。

 

黄宾虹黄山汤泉  1953

黄山汤泉   1953

 

黄宾虹黄山松谷龙潭小景 1953

黄山松谷龙潭小景 1953

 

  1955年,临终前的黄宾虹说:“我的作品,要过50年,才有人看的懂”。在国学上,黄宾虹精通金石、书法、绘画、诗歌或文学,在出版、教学、绘画、鉴定各有建树。有人赞他是三百年来才可能出现的一位大师。梅墨生先生说:“如果站在一个人文的高度上来看待,很少有画家能够在精神和文化的含量上跟黄宾虹匹敌。”形容黄宾虹,怕是苏轼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都不够用了。他的豪气,是青年时的救国意气,是中年时凝神国学,是老年时饱览山川,是八九十岁时笔墨里的浑厚,就连最后的话,也豪迈气魄。

 

黄宾虹天外人间 1953

天外人间 1953

 

  而今,65年过去了,有人懂了黄宾虹先生的画,画家和史家在他的著作里汲取着养分,该庆幸国画未失去传统,也依然鲜活;又有人不太懂他的画,或许是曲高和寡,或许是博文通史且书画皆绝的大家再难现世。沉心治学,能得其一,已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