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八女投江》:让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8-09 14:51作者:宫剑南来源:中国艺术报

八女投江(中国画) 王盛烈

 

  “姐妹们,我们宁死,宁死也不当俘虏。”这是电影《八女投江》中的经典片段,这部影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战士投江壮烈牺牲的故事,也记录了中国人民心中那抹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由于日军的扫荡,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进入极为艰苦的阶段, 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战士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乌斯浑河畔与日军交战中陷入绝境,集体投江,壮烈牺牲,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3岁。这个感动了无数人的“八女投江”事迹以电影、舞台剧、舞蹈、诗歌、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歌颂传唱,其中就包括一幅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它就是由画家王盛烈创作、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中国画《八女投江》。

 

  195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上,许多观众驻足在中国画《八女投江》前,滚滚的乌斯浑河、持枪反击的奋力身影、相互携手走向河中的决然,王盛烈集合种种人物动态形象,将历史的瞬间凝固在画面中,观众纷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王盛烈在1990年重新绘制的《八女投江》正在中国美术馆“耕者——王盛烈艺术展”中展出。与它共同亮相的还有160余件以时间为序、贯穿了王盛烈不同时期创作面貌的作品,包括《海风》《耕者》《不爱红装爱武装》《家乡的孩子》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突出反映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情怀与深邃悠远的艺术境界。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王盛烈是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画家之一,他以‘耕者’自称,一生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勠力耕耘,自觉并自信地践行着时代赋于他的艺术使命,在中国现实主义美术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王盛烈代表作品《八女投江》的创作源起,据王盛烈之子王铁牛回忆:“1949年在东北鲁艺,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冯仲云作了关于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的报告,报告里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了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我父亲听到这个故事非常激动,萌发了要创作一件反映八女投江英雄事迹的美术作品的想法。但是当时父亲并没有急于去画,直到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原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画家创作一批反映建军题材的历史画作品,当时就联系到我父亲,于是他在这样的契机下征求总政治部的意见,提出用美术创作来表现八女投江的历史事件。”从酝酿到创作完成,王盛烈准备了8年。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时,王盛烈也才8岁,“后来父亲在谈到这幅作品时也和我讲过从情感到心理上的酝酿和准备。因为他从小在东北农村长大,经历了‘九一八’事变,所以在他的心里从小就埋下了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忧患意识,还有对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的仇恨,这些实际上都是他创作《八女投江》的情感基础和生活基础。”王铁牛说。成长的经历让王盛烈的民族情怀在他此后的创作中有所体现: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他通宵制作庆祝东北光复宣传画并到街上张贴;1946年2月,为要求苏联从东北撤军,他随东北大学生请愿团前往北京,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画展,并与徐悲鸿相识。具体到创作《八女投江》,王盛烈想通过表现八女投江来表达自己对抗战的一种情感和记忆。

 

  投江的八名女战士分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五军妇女团的政治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慧民、李凤善以及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是如何陷入绝境的?据中共党史专家江英介绍:“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五军为了对抗日军扫荡,转移到乌斯浑河。第五军第一师有个妇女团,指导员叫冷云,第一师宿营时被一个路过的特务发现,日军的司令马上就率领日伪军部队来袭击,双方就交火打起来了。”没有陷入包围圈的八名女战士为了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撤离,从背后向追击大部队的日军开火,日军立即掉头围攻她们,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趁势冲进密林,摆脱了日军的夹击,顺利转移。而边打边撤的八名女战士,最后被逼到了乌斯浑河河畔。“后面就是河,没有退路,抵抗到子弹也全部打光了,日伪军朝这个方向冲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她们就互相搀扶着投江了。”江英说。

 

  在美术界,不仅仅是王盛烈创作过《八女投江》,包括邓澍、全山石在内的不少画家也都画过该题材,但王盛烈的这一幅却是最经典的。在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看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画处在变革的阶段,大家致力于由徐悲鸿倡导的引进西方写实绘画和传统的笔墨进行有机结合。传统人物画缺少立体感和塑造性,但王盛烈的这幅画在人物绘画的语言上是有突破的。我们可以看到八位女战士的人物形象如同雕塑一般,也只能用雕塑式的语言,才能把八女投江的壮烈表达出来。

 

  王盛烈又是如何表现她们英勇无畏的精神的?为了创作这幅画,王盛烈遇到了很大挑战,尽管他画了无数的人物草图,但是却发现无论从姿态到神情,都太过平淡。于是王盛烈开始不停地翻阅历史资料,采访大量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根据得到的素材和信息构思草图,也画了大量人物素描。“在他画的这些人物写生里,有学生,也有学院的模特,冷云的人物形象就是以父亲的一名学生为模特的。他也在一次次写生中,在人物的形象、衣着、关系上进行深化,这些成为后来成功创作《八女投江》的基础。”王铁牛说。王盛烈一遍遍起稿,又一遍遍推翻,终于构思出以政治指导员冷云一边镇定地用枪射击日军,同时掩护战友们后撤的情景。

 

  “我也见过他勾的这些小稿,它们都是父亲后来创作的依据,他根据这些素描画了这幅画。”王铁牛表示,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用传统中国画表现现实题材确实没有优势,包括设计构图、人物情节以及刻画人物形象。在《八女投江》创作出来前,这个领域都还相当薄弱。“在当时,用中国画的形式去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并没有先例。我父亲早年学习油画,因此他有非常好的西画造型基础。1955年以后,在东北鲁艺学校领导的安排委托下,父亲参与组建东北鲁艺中国画专业,也就是这时,父亲从油画专业转行入中国画专业,转行2年,就完成了历史巨作《八女投江》,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用人体解剖、明暗关系等西画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

 

  就像王盛烈曾经说过的:“笔墨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王盛烈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绘画的方法,画人物形象时融合进结构和光影,既保留了西画的元素,也运用了中国画流畅的笔墨趣味。画面呈现的是女战士边打边走的状态,八名女战士分成两组,第一组是进入江中的三人,第二组是礁石上的五人,礁石上以至高点的冷云为代表,她头发凌乱,仇恨的目光望向后方的敌人,同时还用肩托着一位受伤的女战士,突出她的坚毅和大义凛然。江水中走在最前方的女战士身体前倾,表情义无反顾,她拉着另一名较为年幼的女战士,朝着茫茫的江心走去。她们与礁石上的人物形成三角构图,凸显出人物结构的稳定感和崇高感。“据说,她们把枪支都毁坏了,不仅仅是不想留给敌人,最重要的是表现战斗到最后一刻。八名女战士的头发都是凌乱的,为了掩护部队撤退,才到达了最后只能跳江的绝境,但怎么去跳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前面的人在跳,后面的人在阻击敌人,就是这幅画在情节上的表达。”尚辉表示。

 

  漆黑的礁石、巨大的山体、波涛汹涌的流水、头顶苍茫的云天……画家营造出的是一种悲壮气氛。在如此环境下,人物线条厚重有力,面部带有明暗关系,使得面部雕塑感更加强烈。而接近三分之一面积的江水,借鉴了南宋画家马远《十二水图》中的层叠波荡,因此《八女投江》里既保留传统的中国画用笔,也融入西画的明暗关系,产生了撼动人心的视觉审美感受,以史诗般苍凉悲壮的精神力量,实现了以水墨绘画语言描绘革命战争题材的历史性突破,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变革中的代表作。

 

  将西方写实素描造型引入画面,《八女投江》恢复了中国人物画中“形”应有的作用——削弱情节,加强形象本身的表现力来呈现人的精神品格,使英雄人物具有一种质朴真实的人性之美。同时,将传统美学观念和传统笔墨修养相融合,作品具有民族审美,投射出一股雄健的力量。此外,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不仅大众容易看得懂,同时保留了绘画的情趣和格调,这都是王盛烈创作中很注意的。“需要打动千千万万人,就要唤醒千千万万人民心灵的共鸣,王盛烈非常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美术评论家王镛说。王盛烈作为“关东画派”的创始人,在创作理念上坚持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并把这些特点贯穿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例如鞍山火热的炼钢场景、悠悠的长白山天池水、黑土地上的农耕、乡娃们的淳朴,还有那些造船码头、水库工地、村落仓舍、林海雪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在他画笔下得以展现。也正是由于王盛烈作品中的真实、质朴,生动和鲜活,加上他艺术人生充满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真善美的坚定追求,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和形式来适应新中国的时代要求,父亲不仅作了成功的尝试,也在中国画领域开创了新的局面。父亲的《八女投江》曾收录在小学课本里,影响了一代人,也是一代人的记忆。”王铁牛说。王盛烈不仅赋予了自己的作品以现实主义新的艺术内涵和表达方式,他还把这种精神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为鲁艺中国画系创建者,王盛烈在原来墨彩画教学基础上制定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与原则,确立了中西互鉴、兼融并蓄、面向生活与精研传统并进的教学理念,制定了苏式教学与中国传统教学互补的教学体系,并在鲁艺的传统影响下继承和发展传统,结合生活实践,创造性教学。王盛烈带领大家审视中西绘画的互补、互鉴,传统与生活、传统与创新,不仅强调学生们要走入生活去写生,还主张以素描教学为绘画基础,把白描和重彩并置在专业基础教学之中,使教学内涵更加宽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王盛烈开始关注并重拾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挖掘中国传统绘画当代价值。他提倡开放性启悟式教学,传授义理与技艺表达和艺术创作规律,创立的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泽被深远,至今仍在影响中国的美术教育。

 

  王盛烈追求艺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他常说:“伏久者,飞必高。”修养人品为首,久伏耕耘,才是登高之径。“‘为人生而艺术’是王盛烈毕生的境界追求与实现理想的目标。他主张艺术教育与教学不仅仅传授技艺,重要的是心灵的启迪与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的提升。王盛烈留下的丰厚而珍贵的艺术遗产,需要我们晚辈后学们不断地深入挖掘与研究,这也是我们面对历史、行于当下、走向未来的一种责任与担当。”鲁迅美院教授赵宝平说。强调艺术要以生活为源泉,贴近时代和人民,王盛烈的艺术创作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系相连,他的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方法与本民族传统笔墨技法有机结合的创作方法使得中国人物画创作在表现历史和现实题材方面,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磅礴的生命活力。就像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的评价:“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蕴藏着极其感人的魅力。”以作品歌颂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为现代中国美术史贡献了具有里程碑和纪念碑意义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八女投江的事迹还被一代代人所传颂。1982年,在八名女战士殉难的乌斯浑河畔,当地人民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碑,后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馆,让更多的人感受八名女战士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