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讲好“收藏故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4-28 10:15作者:赵畅来源:美术报

  ■赵畅

  

  每一次收藏,每一件收藏品及其背后,它们都会有故事——它们原本就散落在别处,只是因为缘分,因为巧合,因为邂逅,也就有了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很珍贵、很难得,若能经过挖掘、整理、诠释、升华,把它们讲出来,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必将引导人们提升对附着于藏品之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审美价值等的认识,而且也将会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自信教育、敬畏保护文物的教育。

  

  讲好“收藏故事”,必须结合自己的收藏经历,调动自己的学识修养、鉴赏素养,围绕“讲规矩、瞄精准、懂唯美、善留白”的要求,把一个个“收藏故事”完整还原好、生动演绎好。

  

  讲“规矩”。这或许就是讲“收藏故事”的第一要著。强调讲“规矩”,就是因为涉及到文物的收藏,任何藏家都须自觉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坚决拒绝法律规定不能私人收藏及其交易的文物。有的藏家收藏文物,屡屡碰触法律底线,甚至津津乐道于与不法分子打交道,炫耀如何收藏到顶尖文物,如何运作赚钱,甚至加塞一些虚假不实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收藏故事”究竟要给受众灌输怎样的收藏理念、收藏之道呢?这般不守规矩的“收藏故事”,我们岂能听之任之?强调讲“规矩”,也还是因为作为一种商业转让行为,玩收藏也理应讲诚信、守“规矩”,而不能以欺骗为手段(不包括正常的“捡漏”行为)进行收藏。曾听闻有极个别鉴定家对于送上门来鉴藏的藏品,故意把真品说成是赝品,把高价压成低价,并且还恬不知耻以“好心人”自居,“怂恿”藏家转让藏品给自己或熟知的朋友。然后,再转手卖高价获得暴利。类似于如此缺失“规矩”的收藏行径,就不再是“故事”而是“事故”了。这样的“收藏故事”,本来就不应发生,而且更是不能讲也讲不得的。否则,你在如醉如痴而尽情“自由发挥”的同时,受众便会因你的不讲“规矩”而受到不应有的误导,此害莫大焉!

  

  瞄“精准”。讲得好的“收藏故事”,定然会按照抓重点、抓关键、抓细节的原则,把藏品的逻辑背景、潜藏讯息、个性差异(同类型相比)、相互关联等问题破解好、诠释好。事实上,也只有经了这般“精准”的剖析、爬梳、整合,让观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把“收藏故事”讲全面系统了,讲透彻明白了,讲入脑入心了。我曾参观过绍兴华脉博物馆,该馆云集了项志峰先生收藏的自宋至民国以来的大量历代书画名家作品,是一座以收藏、展览、研究、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尤其是它定期向外界讲述《一藏品一故事》,对受众普及鉴藏知识影响很大,效果颇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还以收藏的草书《李白诗》为例,既按“传承有序”的原则介绍原鉴藏者的有关情况,又鉴于书写年代未知,抓住“重点要素”“关键要件”和“细节要义”,层层考证推断出徐渭书写这一诗时的年龄,以及当时他所拥有的心情。这般逻辑推断的过程,也同时成为了科学、合理论证的过程,生动还原事实真相的过程。这样的故事,可谓讲得立体而细腻、精准而生动。于是乎,一个多才多艺的徐渭,便矗立在了受众的心中,并引发了人们对其的仰慕和爱戴。

  

  懂“唯美”。就大多数藏品而言,因了从外形到内涵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科学的工艺、隽永的审美等,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他们都是美的象征、美的化身、美的升华。因此,我们在讲述“收藏故事”中,要力求把藏品“唯美”的特质挖掘出来,从而在让人们“唯美”的享受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接受“”珍惜、爱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教育。陕西省洋县龙亭镇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造纸遗址图片、造纸工具及纸张样品。造纸作坊内,纸匠师傅通过对构树皮进行浸泡、蒸、切料、捣浆制絮、抄捞等一系列工序,再现手工造纸的整个流程。纸浆捣好之后,最大看点也就是造纸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抄捞”,而听一听古今两人对这一“环节”故事惟妙惟肖的推介,不可谓不“唯美”,不“精到”。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古人总结出了“柔轻拍浪”“持帘迎浪而上”“抄浆着帘的一瞬间震动纸帘”这三要素;而蔡伦纸文化博物馆馆长马永旗边操作边向游客讲解,“左手掐着一个角,右手缓缓地向下平拉,要保证它在不被撕破的前提下揭下来,再用一把棕刷托起来,上下平展地刷贴在火墙上”。正是经了两位诗意“唯美”与操作严谨相呼应的介绍,参观者不仅对“抄捞”工艺留下了精美、精妙、精湛的印象,而且对余秋雨先生“千年蔡侯纸,万里文明史”的题词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善“留白”。如果说,因为受时空环境及其传承手段的制约,附着于文物身上的诸多讯息都有可能成为留给后人的“空白”的话,那么,我们讲“收藏故事”其实就是在讲不断替“留白”的藏品“去白”“减白”以至是“脱白”的“收藏故事”。事实上,正是因为许多藏品有“留白”,从而也给“收藏故事”的讲解提供了诸多题材及其“源头活水”。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不要太自作聪明,尤其是在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据、事理依据的前提下,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凭空想象臆造历史,画蛇添足穿凿文化,张冠李戴附会工艺。毕竟,“收藏故事”的核心本质是建立在对藏品解读基础上的,藏品被鉴赏、解读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收藏故事”也只能讲到什么程度,更何况,文物身上永远留有“下一个难解的秘密”,这也就告诉我们:讲“收藏故事”要学会理性“留白”,切莫把“收藏故事”讲得太满、太过,而是要给听众留下想象的余地,引发“且听下回分解”的激情。就拿三星堆考古挖掘来说,随着新一轮考古的发掘,特别是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通过考古工作者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之间的关系”“世界古代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这样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已然初步表明: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自然,对三星堆的考古还在继续,毕竟隐藏在这些藏品中的许多故事还远远未被挖掘出来,谁都期待着“且听下回分解”的崭新一天——接下来,学术界将继续围绕着器物所体现的技术、社会和信仰等展开多层次的解读与阐释,以进一步解开中华文明连续不断发展的密码。事实上,人们对“三星堆故事”如此好奇,不也是因为藏品及其考古有着诸多“留白”之处吗?

  

  讲好“收藏故事”,当然最好有亲身的经历。这样,作为见证人、亲历者不仅易于把“收藏故事”说清楚、说明白,而且容易把“收藏故事”讲具体、讲生动。当然,作为讲解者还须加强鉴藏素养的提升,既要学理论知识,也要学实战能力,这样才会拥有更多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