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古代中国画有些追求不相同,绘画理念分别是什么?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6-27 16:39作者:段宏刚来源:水墨风情

  文·段宏刚

  

  所有绘画艺术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感悟和升华,中国画也不例外。

  

  总体来说,一个时代的绘画是什么样的形态,遵循哪些艺术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时代背景、文化导向、审美情趣,乃至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

  

  中国画在古代并不是一直追求“画得像”,确切来说,唐代以前的中国画相当写实,从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画家们都追求画得像,高度还原物象的本色,以体现物象最真实的一面。

  

  从宋代开始,“文人画”兴盛起来之后,中国画逐渐以写意为主,忽略神似而注重神韵和笔情墨趣的体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

  


  

  第一,跟宋代的文化导向有关。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大部分画家由文人士大夫来担当,在这种现实状况下,画家首先必须是文化修养很深厚的文人,然后才是书画家。

  

  在这种文化导向的影响下,文人们在作画时,应该像创作文学作品一样,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式,给画面中凝注个性气质、思想情感、人格理想等元素,让绘画成为一种集合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要达到诗书画印为一体,画家必须成为综合文化修养很高的文人才行,像北宋的苏轼、黄庭坚、文同、米芾,南宋的刘松年、李唐、夏圭、马远,元明清的赵孟、唐伯虎、董其昌、徐渭、郑板桥、八大山人等名垂青史的大画家,他们在本质上其实都是文人,会画画只是他们众多技艺里的一项。

  


  

  第二,跟“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有关。

  

  唐代到宋代,是中国画在写实方面达到顶峰的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写实作品。比如,唐代韩干的《牧马图》和韩滉的《五牛图》,张萱和周昉的仕女图,宋徽宗的花鸟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南宋马远的《踏歌图》,等等,都以工细精准的写实技法著称于世。

  

  当任何事物走向巅峰之后,接下来肯定会步入衰落,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中国画也一样,当写实走到尽头后,为了延续中国画的生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们必然会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探索,这给写意提供了丰厚的生存土壤。

  

  唐代之前的中国画追求画得像,遵循的绘画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

  


  

  其一,东晋绘画大师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

  

  唐朝以前,中国画以人物画为主,东晋画家顾恺之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画家代表之一。他在几十年的创作经验里,总结出一句绘画理念的名言:“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趣失矣。”

  

  意思是说,画人物画时,必须以生动、精确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如果没有了具体形象作为参照,人物画就谈不上传神。

  


  

  其二,南梁著名画家和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应物象形”。

  

  谢赫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位理论家,关于中国画的创作和欣赏,他提出了著名的“谢赫六法”,分别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应物象形”是说画家在描绘物象的造型时,必须以客观物象作为依据,简单来说,就是画什么必须是什么。比如说画马,马的脸部修长,身形矫健,四肢细长,肌肉结实,整体呈现出优美的流线型,这些是马的基本特征,画家在画马时,必须把这些特征如实地反映出来,才算画出合格的马。若把马画成驴或者骡子的样子,肯定是失败的作品。

  


  

  其三,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说,画画要基于现实,为了体现物象造型的美感,画家必须参照大自然里的物象进行模仿,但艺术之美依靠模仿获得并不完整,画家还必须在作品里凝注自己的情思和构想。

  

  张璪的这句话常常被画家们用作写生时的理论指导,既肯定了写实的重要性,也肯定了写意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中国画从写实向写意过渡时的一种艺术经验的总结。

  

  进入宋代以来,中国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写意逐渐成为主流,不再把画得像看作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方式,诞生了许多著名的绘画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

  


  

  其四,北宋艺术巨匠苏轼总结的“不求神似”。

  

  苏轼“不求神似”的绘画理念体现在他的许多言谈里,在五言长律《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里,苏轼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画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这些诗句阐述了谈论国画,衡量国画好坏时所遵循的依据。首句直接提出看画如果只看画得像,是非常幼稚的见解。

  

  整首诗强调了神似的重要性,但不等于不要形似。要形似还是神似,是创作和欣赏国画的着眼点不同罢了。

  


  

  后来,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一文里说的一句话更为直接,出现了贬低形似而抬高神似的情况,他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鞭策、毛皮、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

  

  苏轼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此时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画很快将步入“写心”的时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常说国画要追求神似或神韵,这个“神”实际上是苏轼第一次提出来的,特指艺术家的主观精神。苏轼因为是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艺术巨匠,在他的倡导下,自元代起,“心画”,也就是追求写意和神似的国画很快成为绘画的主流。

  


  

  其五,北宋著名绘画评论家和鉴赏家郭若虚提出的“画乃心印”。

  

  郭若虚跟苏轼是同一时代人,作为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绘画评论家,他在自己的著作《图画见闻录》里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艺术见解,最著名的无疑是“画乃心印”,原话这样说: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

  

  绘画是心灵印迹的自然流露。

  

  可以说,这四个字对美术史的影响很深,至今是国画在创作和欣赏层面的金玉良言。

  

  当然,宋代之后跟写意有关的绘画理念还有许多,本文就不再赘述,喜欢美术史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找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