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鉴赏:米芾鉴评未必可靠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03-14 10:28来源:中国网滨海高新

米芾画像


  北宋宣和年间,朝廷庋藏的各种书画珍玩物品经多年积累,达到了前所未见的丰赡。在此基础上有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与《宣和博古图》三种著作之编纂,这是中国古代收藏史上第一次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著录工程。内府不仅荟萃天下之珍,赵佶这个擅书能画的风流皇帝更不惜工夫进行种种保护和整理。宣和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重新装裱编成卷帙,多押钤“大观”、“政和”、“宣和”印鉴,赵佶亲自题写标签,分级入藏。


  在整理和著录御前书画藏品方面,赵佶先后任用过宋乔年、米芾两人,其他曾被任命参与鉴定、整理、著录和装池的尚有蔡京、梁师成、蔡卞等。


  米芾精于鉴别古书画,徽宗时被召为“书画学博士”,这个职务他担任了很久。宋代宫中藏品他多得预观,“便殿赐对询移晷”,连皇上也每每不耻下问,向其请益。米芾凡遇古器物书画,即极力求取,家藏古物法书碑帖至富,是北宋首屈一指的私人收藏家。他在《画史》中沾沾自喜说:“余家最上品书画,用姓名字印、审定真迹字印、神品字印、平生真赏印、米芾秘箧印、宝晋斋印、米姓翰墨印、鉴定法书之印、米姓秘玩之印。玉印六枚:辛卯米芾、米芾之印、米芾氏印、米芾印、米芾元章印、米芾氏,以上六枚白字,有此印者皆绝品。玉印唯著于书帖,其他用米姓清玩之印者,皆次品也。无下品者。其他字印有百枚,虽参用于上品印也。自画古贤唯用玉印。”


  按他所评鉴厘出的不同品级,分别钤上不同印鉴,虽有点令人眼花缭乱,倒也是在鉴藏史上开新风气的做法。而这,与其时的文人画思潮自然是有关系的。不过,他所经手收藏的书画珍物虽多,惜乎未曾留下完整的记录,难以据此验证之。


  米芾所著《书史》、《画史》和《宝章待访录》,都是札记体裁,随手记述他所见所闻的名迹,内容并无一定条理。从一段段文字来看,米芾接触交往的收藏者甚多。于此,他分出两种不同人等:“好事者与赏鉴之家为二等。赏鉴家谓其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或能自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或有赀力,元非酷好,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此谓之好事者。”


  好事者虽有的是钱,却有眼无珠,只有真正的行家才会收到精品。这所说的,明显就是内行和附庸风雅者的差别。诚然,真正的鉴藏行家亦复不少,粗略说来,米芾在上述几书中提及的收藏行家就有百名以上,这已不在少数。仅在《画史》一书中,就可知他观看过王诜、赵令穰、李公麟、李玮、海京、文彦博、仲爰、沈括、蔡仲永等人所藏书画或铜器。总而言之,说米氏见多识广是毫不过分的。


  不过,米芾为人行事颇有令人意料不及之处。别的不说,他援手王诜造假就是一例。王诜字晋卿,是宋神宗时的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家有广藏名画法书的宝绘堂。米芾在《书史》中自白说,王诜每每想方设法请他临帖,然后“染古色麻纸满目皱纹,锦囊玉轴装,剪他书跋连于其后”。看,作伪的三大招式已略备于此,这个驸马都尉竟是地道的造假高手,让米芾在这里泄露了天机。


  但米芾“助纣为虐”难道就没有丝毫干系吗?更离奇的是米芾以精于鉴赏驰名,但其私家所藏书画当中也多有赝品,弄得一再成为苏轼、黄庭坚辈的笑柄。宋代陈鹄《耆旧续闻》说:“近代酷收古帖者,无如米元章……元章广收六朝笔帖,可谓精于书矣,然亦多赝本。东坡跋米所收书云:‘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山谷和:‘百家传本略相似,如月行天见诸水。’又云:‘拙者窃钩辄折趾。’盖讥之也。”


  不幸的是,其子“小米”也因鉴评书画欠缺公允而为后人所诟病。米芾长子米友仁晚年受高宗赏识,常居近侍,奉命鉴定搜集入宫的书画作品。今存米芾书迹《苕溪诗》,后有米友仁跋云:“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即其时所留。但米友仁眼力虽高,在鉴辨内府书画时“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这种曲意逢迎,弃客观真假不顾的做法是鉴评行家的大忌,难怪元代汤垕《画鉴》在记述了“小米”这不光彩的做法后,要特别提醒后人“鉴者不可不知也”。


  看来,米芾名士风流一世,鉴评书画则未必可靠,而这竟又成了米家特色。但,米芾所留笑柄还留给人们另一层思考,那就是鉴别确乎不仅仅是眼力问题,书画藏品孰真孰假的判断,难就难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