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宋徽宗的花鸟小品画(上)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7-08 08:09作者:刘建轩来源:美术报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伴着温风降临人间。此时起,空气浊而炎日蒸,但仍非最热之极。古代历书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亦言:“六月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之“暑”,东汉刘熙《释名》中有形象化解读:“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暑热有多难耐,韩愈所言极是——“如坐深甑遭蒸炊”,天地如蒸锅,万物在其间像是被火蒸腾。小暑金将伏,随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暑气临近沸腾,消暑就变成人们当下最紧要之事。而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鸷”,实则为消暑的三种境界。


【清】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小暑温风一过,大地上便失却凉意,扑面而来皆是滚滚热浪。但温风虽热,却还不及“风既至而如汤”之程度,而是宽纵鼓励着万物生长,故而古人谓其“温厚宽教”之风。彼时气温升高,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喜阳农作物正是茁壮成长的利好时候,但杂草亦随之疯长,雷雨也常来肆虐。农人需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如农谚所说“小暑连大暑,锄草防涝莫踌躇”。消暑的境界之一——顺应物候乃是农人应对酷夏的消暑之法,高温高热实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最佳助力,农人对此心怀感恩,民间逐渐形成了“食新”等习俗,在小暑后吃新米,一谢大自然恩赐,二谢最早一轮的谷物喜收获,三谢祖先及神明。


蟋蟀为阴虫,此时羽翼初成,尚不能飞行,只得居于阴凉的墙角避暑。而在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的时代,古人为安度炎炎夏日多以“避”为消暑妙法,此为消暑的境界之二。人间消暑意,林荫绿水中。崇山林荫之间往往是避暑胜地。临水而建的水榭一阵荷香一阵风,亦是消暑绝佳去处。若在屋中避暑,所居之位也有所讲究,以北窗凉气多。前人除精心选择避暑之处,亦借助外物之力。唐代诗人钱起《避暑纳凉》写道“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倚于绳床轻摇蒲扇,木槿花香袭人,好一派清凉悠闲,扇子藏风散暑气,历来居家必备。


取冰入盘纳凉降温更是消夏常见。小暑常常逢着六月节。宋时,六月初六为“天贶节”,宫人往终南采冰或取旧藏河冰以供当朝之用。天贶节当日,皇帝赐大臣“冰麨”和“炒面”。官府中则以颁冰为习俗,《燕京岁时记·颁冰》记载:“京师自数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异,民间则在街上有冰售出。”明代沈榜所编《宛署杂记》则记载六月初六时,民间各家各户会取家旁井水收藏,用以制作酱醋、浸泡瓜茄,以五更初时的井水最能令食材久藏不坏。六月节时还有晒书画、衣物之习俗颇为有趣。久存于箱柜中的衣服、书画在晴朗日多晾晒,可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元】 刘贯道 消夏图


古人画中不难觅见上述消暑之物。元代刘贯道《消夏图》画面右侧绘有两位女子持长扇款款而来,左侧床榻旁有四足小几,几上置冰盘,内有夏果数枚,画中高士的纳凉之举颇为潇洒闲适。而清代金廷标所绘的《莲塘纳凉图》,画中右上角为一片茂密竹林,清爽宜人;林边湖平水静,近岸处几株荷花开得正盛。竹林下摆一小方桌,桌上放有冰盘及藕段,有公子斜靠桌旁,神情悠闲;画之左侧有女子持扇,带一小童前来。全画笔墨工细、气韵流畅,人物动态自然、设色典雅恬淡,其情境俨然是杜甫诗中之景:“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其中言及两种消暑之法——喝冰水、吃藕。


吃藕是民间素有的小暑习俗。藕有清热养血除烦之功效,在清咸丰年间已被钦定为御膳贡品。因与“偶”同音,吃藕还有祝愿婚姻幸福美满之意。除藕之外,多种食物皆是人们热衷选择的消暑良品。譬如芒果,小暑正是成熟时节,吃芒果便颇为流行;鲁南和苏北习惯于在小暑时吃暑羊,此时的羊羔肉质肥嫩,味道十分鲜美,徐州民间“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的歌谣人尽皆知;还有“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甚为滋补美味。《晋书》载“都人簪奈花”,簪的奈花即是茉莉。古人会在盛夏时候的晚间采下茉莉,取井水半杯,花架于杯上,用厚纸密封。第二天花可簪戴,水可点茶,清香扑鼻。


小暑三候“鹰始鸷”,“鸷”为搏击时的凶猛之态。天气渐热,鹰提早感知到肃杀气,故以翱翔在高空中降低体温为消暑之法,为达此法,鹰需学习搏击长空,此乃消暑的境界之三。现实的暑热难消散,古人便转向在诗词中描绘纳凉消暑情景,寻找精神上的清凉空间,是为搏击和驾驭暑热的尝试。金代庞铸在《喜夏》中说:“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清代乔远炳言及《夏日》:“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或是不惧或是化惧为喜爱,态度上已然战胜了暑热好几分。不过最云淡风轻的搏击还是白居易《消暑诗》所言:“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静自然凉,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