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谈谈“淡”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6-02 11:57作者:何光锐来源:美术报

  ■何光锐

  

  傅雷先生在他的《观画答客问》一文中曾提出——“……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格格不入,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酸甜苦辣咸,甜的吃多了想吃咸的,辣的吃多了想吃酸的,任何单一或浓烈的滋味,都会让人倒胃口。梁山泊好汉们总是叫嚷“嘴里淡出个鸟来”,然而真让他们连续吃上一个月的肉,恐怕也受不了。比起膏粱厚味,粗茶淡饭反而更可以让人久耐。

  

  或许审美上的确有着一定的“阶级性”,文人骚客似乎对“淡”字情有独钟。大书家欧阳询有名的《张翰帖》,书写内容是《世说新语》里关于西晋才子张翰“莼鲈之思”的轶事:“张季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一碗莼菜羹可以让人弃官归里,足见“清淡”之魅力。叶圣陶先生也写了一篇题为《藕与莼菜》的美文,其中专门对莼菜的魅力作了解释,“(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

  

  清人陆次云论茶曰:“茶真者,甘香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无味之味,乃为至味。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无为而无不为”这些相类似的玄妙说法。仔细想想,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那些珍贵食材,比如海参鱼翅燕窝,基本上都是“无味”之物。正由于自身之淡,故能吸收、接引、包容、调和其他滋味。

  

  当然,这里所说的“淡”,和“无味之味”,并非像白开水那样的毫无内涵,而是强调其韵味之素朴真淳。

  

  北宋文豪欧阳修十分推崇好友梅圣俞的诗,认为其妙处在于“淡”——“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淡”,所以能“真”;“真”,亦所以能“淡”。“大羹”,是不需添加调料来提味的。他还用另一个比喻来描述自己对“淡”的感受:“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轼与其侄书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对于在诗歌上“开千古平淡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评价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平淡天真乃艺术之至高境界。由纤浓绚烂造于朴素平淡,不仅是艺术家个人艺术生命的成长规律,也是任何一个艺术门类走向高级阶段的必然现象。这一点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鲜明。由奢靡娟妍的宫观山水,渐入萧散简远的“荒寒”之境。由金碧青绿的工笔设色,变为皴擦点染的水墨渲淡。

  

  五代的董源,向被奉为“南宗”山水画的开山鼻祖。米芾认为其风格“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并曾盛赞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而元代的倪云林,则将这种平淡萧散的风格推到了一个极致。

  

  明代的董其昌,一生追求“古淡”。他把“古淡天真”作为对“士气”、“书卷气”的具体描述与评判标准,并且将“古淡”由绘画的意境、风格延伸到用笔上,认为生拙、简淡是技法的老到成熟,乃技与道合一之境界。

  

  “淡”,所以能久,能远,能简,能古,能静,能质朴,能平和,能自然,能微妙,能隽永。所以,有平淡、冲淡、简淡、古淡、疏淡、清淡、恬淡、幽淡、散淡。

  

  强烈之风格、浓郁之滋味可以吸引人于一时,却也容易令人厌腻与“反胃”。 老子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于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苏辙在《老子解》一书中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入的演绎:“作乐设饵以待来者,岂不足以止过客哉?然而乐阙饵尽,彼将舍之而去,若天下不知好之,则亦不舍之也。”妙的是最后那句话,“不知好之,则亦不舍之也”。这正是傅雷所说的,“一见即佳,渐看渐倦”,“一见平平,渐看渐佳”。含蓄质朴,方能持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那么,如何能“淡”?“淡”,其实是对浓烈的超越,比其他风格滋味更为丰富而中和,因而恰恰是简单与贫乏的反面,正如白色是所有色彩的综合。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淡”乃“大巧谢雕琢”,是对各种规律技巧的和谐统一与自由驾驭,历经千锤百炼而后达于炉火纯青。所以梅圣俞自己也感叹:“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当然,任何风格的产生,离不开天性,以及后天的陶养。能够理解并追求“平淡”的境界,首先需要胸次之高旷,志向之高远,心灵之高洁。古人云:“人淡如菊”,乃以菊之朴实高华,比拟那份遗世独立的从容与超脱。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是矣。但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讲,非明志,亦不足以淡泊也。

  

  假如跟那些私欲旺盛的人,奢谈什么“平淡”之妙,难免会遭到他们的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