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读书论:在汉代不好好读书那就回家种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0-21 07:58来源:历史百家汇

关于读书,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读书无用论”,一是“读书有用论”。读书无用论,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主题曲中就有一句读书人自嘲的话,说的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今天我们主要说说“读书有用论”是怎么来的。


“读书有用论”这一观点应该从哪儿说起呢?我想应该从民众获得完全的受教育权开始说起。你想,要是老百姓都没人接受教育,那么谈“读书有用论”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春秋战国以前的西周社会,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学习,普通百姓无缘教育,教育对他们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所谓“学在官府”,说的正是就是这一状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的解体,原有的固化的社会阶层被打散,贵族失序,有的甚至沦落到和普通百姓无异的境地。官学也随之崩溃,文化资源开始走下神坛,转而走向民间,私学获得了大发展,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的浪潮中来。我们常说的诸子百家,就是在这一形式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地位卑下的劳苦大众通过学习以后,尝到了学习带来的巨大的利禄好处。“读书有用论”开始成为他们的共识。


孔子授徒


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出身普通家庭的士人,正是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吕氏春秋·尊师》记载:


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之大驵也,学于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这里直白地道出春秋战国时期,读书学习对士人改变自身命运、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意义。


汉代是“经学时代”,儒家经典不仅仅是学者研究学术的基本教材,而且还是学者通往官场的必由之路。那时候人人读经、学经,一个老师名下动辄就成千上万的弟子,一点都不是夸张。有一个大儒叫夏侯胜,他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古代的“士”大致类似于今天的读书人、知识分子。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一个读书人最怕的就是学问(主要是指汉代的经学)不深。倘若有一定的造诣,就可以高官任做,骏马得骑。要是不好好读书,还不如回家种地去。


你上课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听老师说“不好好读书就回家种地”,考试没考好,家长也会叨叨“不好好读书就回家种地”?“不好好读书就回家种地”就追溯到汉代大儒公孙胜的“学经不明,不如归耕”。这就是典型的“读书有用论”。


大概每个孩子听到这句话,大概还是会在心里嘀咕几句:就算我不好好读书,也不一定非得去种地啊?是的,你说的对,但是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有用,而且用处不是一般的大。无论在汉代,还是在今天,读书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对既没有财富积累、又没有政治权势可以依靠的普通读书人,读书学习的用处都是大大的。如《后汉书·桓荣传》载: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桓荣是谁?是东汉大儒!从他开始,桓氏一门就是著名的教育世家,父子兄弟相继为帝师。这一切都是拜“读书”所赐啊。当初遭受社会动乱,桓荣与同族人桓元卿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是桓荣仍然读书不辍。桓元卿嘲笑他说:“你只是白费力气,如今这年月,你学的经术什么时候才有用武之地啊?”说白了,你成天读书有啥用?你连肚子都填不饱。桓荣只是笑笑不说话,等到他后来做了太常,元卿才追悔莫及:“我哪里想到读书竟能这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