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富春山居图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2-22 08:05来源:画理画外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


《富春山居图》自问世以来,身世坎坷,一度差点被人烧掉。后来,《富春山居图》被分为上下两卷,一卷保存在浙江博物馆,一卷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隔海相望,天各一方。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


黄公望画完《富春山居图》后,将它送给了全真教同门师弟郑樗,郑樗因此成为《富春山居图》的第一位藏主。郑樗,字无用,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


自无用师后这幅画就不知为何人所收藏,直到成化年间(1465-1487)这幅画才重现于世。此时被人高价卖给书画家、鉴藏家、“吴门派”的创始人沈周。沈周非常喜爱这幅画, 常和朋友共赏此画,赞叹不已。可惜的是,沈周有一次将此画拿去请人题跋时,那人的儿子心起贪念,将这幅画拿出去偷偷卖掉了,谎称被盗。沈周悲痛万分,为一解思念,六十多岁的沈周凭着记忆,在八米多长的巨纸上背临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即《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因为是在不看原图的情况下,靠记忆画出的,所以同原画之间存在一定的出入,他在画上题“ 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远失真,临纸偶然”。


后来他将此画送给朋友樊舜举,此人从此开始留意着《富春山居图》的下落,终于得到机会,重金买下了《富春山居图》并邀请沈周来家中做客,将两幅画摆在一起,沈周感慨万千,在画上题下这段与《富春山居图》的奇妙经历。如今,《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是樊舜举并没有保留《富春山居图》太久就转给了无锡的收藏家谈志伊,再之后又到了董其昌手中。董其昌是明朝万历年间,上海的大画家,大收藏家,他得到画后很得意,于画上题跋后收入其专藏精品的“四源堂”。


董其昌之后,就到了吴之炬手里,他也很爱这幅画,画到了他手上,就再没出过门,直到他快死了,才传给自己的儿子吴洪裕。


吴洪裕呢,比起他的父亲,更爱这幅画,几乎到了画不离手的地步,吃饭睡觉都要放在边上。到明朝亡国,他逃跑的时候,什么家产都没带,就只带了这一副画。后来时势安稳下来后,他回到老家,又专门给这幅画盖了一座“富春轩”,小心的珍藏着。


人终有一死,吴洪裕临终前,要求家人在他面前把他这珍爱的一辈子的画烧了,要画给他殉葬,他的家人照办了。就在画刚刚扔进火盆中的那一刻,他的侄子吴子文忍不住了,冲上前去将画从火盆中抢下,然而终究是晚了一步,画已被从中间烧去五寸许,被分为前后两卷。


被分为前后两截的《富春山居图》,前一截只剩下一尺六寸。1652年的时候,为吴门中才子吴寄谷得到,他为这一截画作起了个 《剩山图》的名字,小心地收藏着,到了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自觉地让给了王庭宾,后来不断地转手,藏于诸多收藏家之手。


抗日战争爆发时期,我国近代著名画家吴湖帆用古铜器商彝从来看望他的老友曹友卿处换得。直到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宋元明清名画展览, 吴湖帆把《剩山图》从他家里拿出来,作了第一次展出,使书法大家沙孟海观之而不能忘记。其时,沙孟海供职的浙江省博物馆,以为这样一件国宝, 在民间辗转流传,极易损毁不存,只有进入国家博物馆,才是保护国宝的最上策。于是乎,沙孟海不厌其烦,数次去上海的吴湖帆家里,与他足膝相谈,晓之以大义,恳请他把此画捐赠浙江博物馆收藏。画家吴湖帆,岂有不爱《剩山图》的道理,他起初不愿意捐赠,一次次拒绝着沙孟海。可是沙孟洋像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说服吴湖帆,直到他无计可施时,就又请来著名收藏家钱镜塘,书画家、鉴赏家谢稚柳等人,从中周旋,终于说服吴湖帆松了口,同意割爱,使《剩山图》顺利地归藏浙江博物馆。


相比较《剩山图》,另一截被命名为《无用师卷》的画要长的多,约有2丈长。它曾经在清朝的时候被乾隆得到,1745年乾隆十年的时候出来一个叫子明卷的《富春山居》。乾隆皇帝找了很多鉴定家看了,最后说确定是真品。那张画上所有的空白被乾隆皇帝题诗五十几次,仅次于《快雪时晴》,《快雪时晴》有六十几次,这张画是五十几次,密密麻麻。结果第二年1746年这个卷子又出来了,金口难改,乾隆皇帝还是认定先进宫的那一幅为真品,而把后一幅视为膺品。其实,他先得到的那一卷《富春山居图》,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人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和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而观画的大臣无一敢点破真伪,并将真迹编入《石渠宝笈》“次等”,书贬语于此本。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真迹《无用师卷》始得正名,但一直并无彻底“昭雪”,在乾清宫里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平津受威胁。故宫博物院决定选择院藏文物精品南迁上海。1933年1月,日军进入山海关,进攻热河和长城各口。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正式决定,1月31日起,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从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内重要文物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南迁文物又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别存于四川省的巴县、峨嵋和乐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处文物再度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1948年底,国民党当局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别于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月29日,分三批由南京运往台湾2972箱,占南迁文物箱件数的22%,且多是精品。其中就有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自此,一截遗中土,一截渡海峡,从此两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