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清代仕女画名家费丹旭《黛玉葬花》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12 08:11作者:郑学富来源:收藏快报

 

  ■山东枣庄 郑学富

 

  清代画家费丹旭的《黛玉葬花》(见图)是《十二金钗图》册中的一幅作品。画面上的林黛玉纤细娇弱,娟秀清丽,在一株花树下,手持花锄,正在小心翼翼地为落英缤纷的花儿立冢。画意出自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表现的却是芒种习俗:送花神。

 

  费丹旭(1802—1850),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环渚生、三碑乡人、长房后裔,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他笔下的仕女形象秀美颀长,圆脸细眉,婀娜多姿,用线松秀,设色轻淡,独具一格。亦作花卉山水,偶作诗词。《黛玉葬花》中的山石、树木,于简洁明了中构筑出特定的人物活动环境,黛玉形象颇具“风露清愁”的气质,以轻盈淡雅的笔调,刻画出黛玉多愁善感、柔媚之感。

 

  送花神是与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的迎花神相对应。芒种到来,已是农历五月,群芳飘零,百花凋谢,即将迎来烈日炎炎的盛夏。为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民间多在芒种之日举行隆重的祭祀花神仪式,为花神归位饯行,以期来年再会。南朝梁崔灵思《三礼义宗》云:“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这些美好的传说,为才子佳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他们围绕迎送花神,演绎了富有诗意的节日雅俗。明代唐寅在《江南送春》中说:“夜与琴心争蜜烛,酒和香篆送花神。东君类我皆行客,萍水相逢又一巡。”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写道:“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曹雪芹详细描写了饯祭花神的热闹场面,居住在大观园里的姑娘们,一大早就起来了,个个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旄尾执事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花神真是有福气,乘坐用花扎成的轿子、马车,在五颜六色而又庄严的仪仗簇拥下,浩浩荡荡而去。由此可见送花神的热闹场面。大观园里的少女少男们对花是非常珍惜的,当贾宝玉“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时,唯恐被人践踏,“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而林黛玉更是多愁善感,面对花谢花飞,不禁伤春愁思,顾影自怜,不忍那些残花落瓣被风吹日晒,便将其掩埋起来,遂有葬花之举。黛玉触物生情,感花伤己,一边哭,一边吟出一曲令人心碎的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此诗名为咏花,实则以花拟人,写花喻人,声声悲切,如泣如诉,把黛玉哀怨忧伤、矛盾痛苦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人举行祭祀仪式,无论是迎花,还是送花,表达的是惜春之情,是对万紫千红、春光满园的留恋,是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追求。饯花惜春,也表现了人们对易逝芳华的珍惜,对分别离愁的感叹。正像《葬花词》所云:“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晚清词人王鹏运在《点绛唇·饯春》一词中感慨道:“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