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的鉴定历程与艺术价值探析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3-23 08:32作者:李致忠来源:美术报

  

  ■李致忠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纵26.4厘米,横67厘米,纸本。全帖共50字,包含了《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全诗,落款为李白。该帖书写自然流畅,气韵生动,用笔拙朴挺拔,笔力遒劲、洒脱。观察文字的墨迹笔风可以看出,书写用笔是唐代特有的有心硬笔(鸡距笔);而所用纸张为唐代时期出产于四川纸质。由于传世经年,整体色泽发黄黑,纸面折痕看出纸质偏脆、纤维较细,作品整体纸色醇古、书风刚健、气势遒迈,流露出浓郁的豪放粗犷之气。据日本学界资料显示,该诗稿推测作于唐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由大诗人李白赠送给与其有着密切交往的日本遣唐留学生(传为阿倍仲麻吕)并带往日本。该帖曾长期收藏于福冈县太宰府市的筑紫观音寺,该寺为鉴真东渡后的居所,也是另一位遣唐高僧玄昉选择的长眠之地。后来,观音寺遭受火灾,此帖及各类宝物被檀家拿走保管,江户时期这些财产又成为小仓藩(今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小仓北区)藩主细川忠兴(1563-1646)的私人收藏。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废藩置县”,旧藩主本人必须移居东京,细川家被迫陆续出售部分藏品,诗稿几经辗转,于上世纪中期被日本古笔收藏家明日香宁范购得,并藏于其在京都的书木文库中。

  

  30多年来,笔者曾前后三次参与对该诗稿进行鉴定工作,深感该诗稿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重大。作为一名亲历者,我特别将几位著名中国文博专家关于该诗稿的鉴定论述加以梳理,希望对后人了解认识这件法书精品有所襄助。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在日本流传千有余年,并递藏清晰。而近三十二年来见过它并留下鉴定性意见的中国人,当推中国近当代绘画史上成就卓著的艺术与学术大师谢稚柳。

  

  1986年4月,谢稚柳赴日本考察,惊见李白此诗稿,大喜过望,提笔给妻子陈佩秋写了一封信。

  

  这是我所知对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做真迹推定的第一位中国人,特别值得关注。

  

  该诗稿的日本藏家明日香宁范,于1987年11月携稿来华。11月5日,在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先生陪同下,先请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鉴定。史先生审视后,写下了如下鉴定意见: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可定为唐人墨迹”。

  

  翌日,严绍璗又陪明日香宁范携诗稿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请我进行鉴定。我反复审视后,亦写下了一篇跋文性的鉴定意见。

  

  我将此件用纸审为“唐代麻纸”,将其字审为“唐人笔意”,结论为“唐代遗物”。亦疑其为李白手笔,这是我当时的观点。

  

  同年11月25日,严绍璗也出具了自己的鉴定意见。严氏题目既言“李白墨迹《嘲王历阳帖》识见”,行文中亦题日人明日香宁范“为鉴定李白墨迹《嘲王历阳》一帖”,后边却又说“余观此帖书迹笔法,属唐人无疑”、“可证此帖为唐人唐纸书迹”。似有龃龉。

  

  1987年12月,孙静先生在日本东京也目睹此物,并写下了自己的品评。他在跋文中亦言“信如诸家之鉴定,此具唐代文人型自由笔风,纸质亦甚似唐代麻纸,可定谳为李白真迹或唐人手笔”。

  

  同年12月10日,日本著名学者藤枝晃从纸的材质、纸幅尺寸、字体书写笔法、字的字形上得出结论“这件墨宝应当是李白相关研究中的一份重要文献”。未明确表示其是否为李白真迹。

  

  1989年春,时任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启功先生,赴日本参加日本著名书法家上条信山书法展,其间明日香宁范邀请启功先生对其所藏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进行鉴定。

  

  启先生深入研究后,对上述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的鉴定,应予高度重视。他充分表达了对这件诗稿乃李白真迹的认定。其后又从书字、用纸、避讳等方面为此做了助脚。最后又说“是否为李白亲笔所书,不能否认,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

  

  从1989年春启功先生鉴定后,到2017年,中间沉寂了大约二十八年。2017年春夏之交,有人托本馆同人邀我再鉴定一次。

  

  这次鉴定,与1987年鉴定没什么本质区别。早在1987年,我从字体间架、笔势、笔力等方面着眼,内心认为很符合李白的气势、气度、气概、气魄、气质。但由于文献不足征,无以压实考证,故只婉转谓之“若是青莲手笔,则文物、文献、学术价值更高”。

  

  此后,我又从李白的书风、字体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查阅了大量古代文献中谈论李白书风的资料,经过多方比对研究,结合此次鉴定研究的若干成果,我撰写了《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考论》一文,并于2021年10月发表于由国家文物局主管、文物出版社主办的《书法丛刊》杂志第五期上,进一步指出了此诗稿洵为珍贵之处。

  

  2017年,著名书画家、古书画鉴定家陈佩秋老人在家中为这件诗稿给予审定。

  

  他认为“此帖笔法,明显流露出唐初欧、褚及隋唐写经的用笔取势,此帖符合盛唐时代笔性特征,为唐人墨迹是无疑的。细观此帖,有文人用笔不拘小节,天马行空的感觉,笔意中隐隐有剑气酒气的流淌,与史书记载的李白为大唐剑仙、酒仙十分相符,当是李白真迹亦未常(尝)不可”。

  

  2018年,知名学者、古代书画鉴定大家傅申目睹了此诗稿,谛审之后,毫不迟疑地写下了自己的鉴定:

  

  他认为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纸色醇古,书风刚健,非唐笔不能书,其为唐人墨迹无疑,故可定为李白”。

  

  前边整理的十份鉴定意见,有九份都目测为唐代麻纸,而纤维检测亦确定为麻纸,日本和美国的炭14检测结果均是700年(前30年后30年),基本符合李白活动的年代。断其为唐代遗物,没有任何悬念。

  

  2020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之朱杨明主编的《李白时代的杰作》,收录一篇《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中的避讳问题》,谓诗中有“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句中“‘淵’是唐代开国皇帝高祖李淵的名字,应当避讳,故李白在其诗帖中将‘淵’字写作‘淵’(中间缺一横),属于缺笔避讳。巧妙地使用古字作为避讳字,非常符合李白猎奇好古的行事风格。”进一步证明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篇,绝对出自唐人手笔。

  

  上述十人十一篇鉴定意见或学术论著,都是三十二年间每人独立撰写。谢稚柳、启功等人都是当年国家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的成员,其他也都业有专功。尤其是傅申先生,乃海内外知名的古代书画鉴定专家。陈佩秋是谢稚柳配偶,古代书画鉴定名流。《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篇是否为李白手笔,用启功先生的话说“是否为李白亲笔所书,不能否认”。用谢稚柳的话说“许李白真迹谓然”。用陈佩秋的话说“当是李白真迹亦未尝不可”。用傅申先生的话说:“可定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