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增广贤文》中的教育思想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9-07 15:22作者:畅霞、张锐莹来源:善本古籍

 

  《增广贤文》是中国近几百年来流传很广的一部道德教育读本,是一部由民间谚语汇聚而成的格言集,书中融汇了诸子百家、历代文人的名言警句,其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迄今为止,其蕴含的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借鉴。

 

  《增广贤文》,又被称为《古今贤文》或《昔时贤文》,书名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之中,人们据此推测此书最迟写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成为了现在流传下来的版本,全称《增广昔时贤文》,简称《增广贤文》,其书作者不详,有可能是民间创作。

 

  《增广贤文》是融汇儒、道、佛三家思想而成,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内容涉及范围极为广泛,而且非常贴近百姓生活,又因其是由谚语汇聚而成,所以语句通俗易懂,阅读时也朗朗上口,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童蒙学习的材料。

 

  《增广贤文》中心是讲人生哲学,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总结后认为大致包括以六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修身

  儒家认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想要成就治国及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应该先从自我做起,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增广贤文》遵从了儒家的这种德育思想,独具特色的将深奥的道理溶于简单通俗的谚语之中,虽不能对其一一列举,但可通过一部分内容的陈述分析其蕴含的修身思想。如它教育人应该有孝道,它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生活来比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教导人就连羊、鸦这样的动物都懂得“孝”,人难到连动物都不如吗?它还教导人要与人为善,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另外教导人要懂得忍耐,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告诫人们做人要有忍让之心,不要因小失大;此外还有“欺人是祸,饶人是福”这样的谚语教导人们做人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懂得“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所以对待万事万物要学会保持豁达之心,很多事情都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做人要做正直的人,“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事都要光明磊落;要以“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这样的自省之心,做到“责任不如责己”;它教导人做人做事不可自满,须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史上新人赶旧人”;最重要的是它教育人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明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以上所列举只是《增广贤文》中和修身有关的很少一部分语句,其实修身是成人的根本,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自身修为越高,其外在行为表现越自然的合乎道德规范,而不会认为自身是受到约束。除修身思想外,处世哲学也是《增广贤文》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处世

  处世哲学是人生中非常必要的一课,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课题。人是社会的人,处世水平的高低对人的成功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水平高的人成功相对会容易一些,所以,现代社会几乎人人在研究处世之道,因为人们都渴望成功。

 

  《增广贤文》没有讲述深奥的处世哲学理论,也不像孔子等大家通过大事大非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它只是摆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验证过的事实,然后用简简单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已,但越是如此读起来越发能深入我们的内心。如“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就告诉我们人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必须和人交往,你对别人什么态度,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三思而后行,再思可矣”和“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教导人们说话做事要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减少错误;再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和“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则教导人们对待他人要讲诚信,不可出尔反尔;另外用“得宠思辱,安居虑危”告诫人们做事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我们广为熟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开早逢春”也出自其中,向人们提示了做事要因势利导,寻找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的道理,所谓“因风吹火,用力不多”,这样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劝诫人们与人交往中要懂得珍惜别人的情意,懂得“千里送毫毛,礼轻情意重”。

 

  修身和处世是《增广贤文》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两者之外还有一些内容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如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勤俭节约等。

 

三、惜时

  珍惜时间自古至今都是教育之初的最重要一课,原因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需要时间,而时间不会倒流,不能重来,同样的一秒一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过去了就失去了,因此显得更加可贵。《增广贤文》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也有很多,如“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都在告诫人们时间短暂易逝,必须珍惜时间的可贵,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勤奋努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如果我们虚度光阴,将导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样的结局。

 

四、吃苦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代代相传的教育思想。作为蒙学教材的《增广贤文》关于此方面的内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如“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富从升合起,贫困不算来”等教导人们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因为“有从无中来,多从少中来”;想要“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换句话说做人要能吃得苦中苦,这样才能从“十年窗下无人问”成为“一举成名天下知”,正所谓“种麻得麻,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五、识人

  处世哲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但在其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即和什么样的人处,什么样的人值得处,《增广贤文》对此也略有涉及。如“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及“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等格言教导人们要会判断哪些人值得交,哪些人则是不能交的,而且“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画虎画皮难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认清一个人不能光从表面判断,有时短时间相处所留下的印象并不是真实的,只有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判断一个人的真心,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六、读书

  不论是现代社会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还是古语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向人们展示出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从古至今,读书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事情,《增广贤文》中当然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如“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等就是教导人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而且读书不只是读,必须用心领会才行,所以说“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另外还用“钝鸟先飞,大器晚成”告诉人们即使不聪明,只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能把书读好;再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告诉人们获取知识不是只有“书”这一种途径,向别人学习有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增广贤文》中在为人处世方面一些正面的引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语句看起来好像不符和儒家德育思想,但却反映了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因此更容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教导人们在和他人交往中要懂得保护自己,说话做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身份而定;用“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告诫人们现实生活中贫与富的差别待遇,从而理解“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及“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这样的人生哲学,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揭露出金钱导致的地位差异现象自古就有,我们应该对其正确认识,加以积极的引导,让受教育者明白是非对错,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要知道“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天眼恢恢,疏而不漏”,所以即使君子爱财,也应该取之有道。

 

  综上所述,《增广贤文》的大部分内容都富有丰富的教育意义,作为中国古代启蒙读物,对普及文化知识,创造精神文明,治世育人都曾起过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时至今日,虽受到现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限制,有些思想已不适用,但笔者认为对我们今天的儿童及成人教育来说,它仍然是很好的教育读本,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以上是对《增广贤文》主要教育思想的一点浅薄见解,在书中和以上内容相关的俗语还有很多,也还有一些没总结到的教育内容,不足之处还请谅解。(畅霞 张锐莹)

 

参考文献:

  • [1]朱良志,汪鹏生. 蒙学精粹[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 [2]汪茂和,蔡 翔. 白话蒙学精选[M]. 知识出版社, 199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