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郡斋读书志》浅谈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9-17 14:37作者:孙猛来源:善本古籍

 

  宋代晁公武的《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晁公武,正史无传。据考,公武,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澶州清丰(今河南清丰)人。他大约生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至1106),靖康乱后,入蜀寓居嘉州(今四川乐山)。高宗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第。为四川转运司属官,历知恭、合、荣三州。孝宗时,曾入朝任台谏。乾道三年(1167),出为利州路安抚使。四年,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六年,移知扬州。七年,徙潭州。继除临安府少尹。罢官后,居嘉州符文镇,约于孝宗淳熙间(当在十四年前)去世。晁公武洽学不主一家,涉猎颇广。据史志记载,其著述有十二种之多,但留存至今的,只有《郡斋读书志》一种以及其他一些诗文残篇①。

 

《读书志》之成书及刊行

  今传衢本《读书志》载有晁公武自序,曰:“今三荣(荣州,今四川荣县)僻左少事,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每终篇辄撮其大指论之。……绍兴二十一年元日昭德晁公武序。”于是,人们往往以为《读书志》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绍兴二十一年只是此书初成之时,其书终成于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四年(1180至1187)之间。当晁公武在四川转运司供职时,其上司转运副使井度,是一位藏书家。井度临终前,把他的藏书赠给了晁公武。当时,晁公武知四川荣州,他以井度赠书为主要凭据,加上自己的收藏,除其重复,得二万四千五百卷有奇。于是,开始撰写解题。至绍兴二十一年,《读书志》初具规模,遂撰自序,撰成了《读书志》初稿。当时尚未最终成书,也未刊行。

 

  孝宗乾道七年(1171),晁公武致仕,遂重拾旧业,对未刊初稿进行整理、增补。至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一年间(1180至1184),其门人杜鹏举闻这位“博物洽闻、雅称海内”的晁先生有此著作,遂为之刊刻行世。这就是四卷的蜀刻本,不妨称之为“初刊本”。

 

  这个本子不够完善,刊行后,晁公武又对它作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对既得而尚未撰写解题的图书,继续撰写解题;初刊本成书以后所得之书,补编入目;修订不够完善的解题;更换后出的足本;补写不少各类小序;增设类目;调整图书归类和编次等。所以,今本中有绍兴二十一年以后的内容。比如,史部实录类的《哲宗实录》及杂史类的《建炎日历》,三次称高宗为“太上皇帝”;经部书类《古文尚书》是晁公武在孝宗乾道年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才得到的;史部史评类著录的孙甫《唐史要论》刊刻绍兴二十七年(1157),经部易类刘牧《钩隐图》及衢本集部别集类《范文正公集》、《别集》均刊刻于乾道三年(1167);此外,别集类《李易安集》言及李清照“流落江湖间以卒”。李清照卒年,学界虽有争论,但起码在绍兴二十二年以后(1152),等等。

 

  不过,晁公武未及见到他的结集刊行就去世了。最后的编辑刊刻是由他的另一位门人姚应绩完成的。此本可以称之为“补正本”,是《读书志》的终成形态。约在淳熙十四年前,这就是二十卷的蜀刻本。

 

  《读书志》最初的两个刊本都是蜀刻本,都刊行于宋孝宗的时候,并非高宗绍兴年间。可惜,这两个蜀刻本,都已佚失了。

 

  之后,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浙江衢州市)重刊蜀刻二十卷“补正本”,是为衢本。同一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蜀刻四卷“初刊本”。同时,又刻了赵希弁据他自家藏书撰的《读书附志》。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赵希弁所撰《二本考异》。与《读书附志》相对而言,先刻的四卷《读书志》,习惯上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是为袁本。从此以后,《读书志》在其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渊源于蜀刻二十卷本而以淳佑衢州刊本为祖,后者渊源于蜀刻四卷本而以淳佑袁州刊本为祖。

 

  二本自宋末,历元、明,迄清初,虽流传不坠,但似乎都没有重刻过。至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陈师曾重刻袁本,嘉庆二十四年(1819)汪士钟重刻衢本,《读书志》二本才流布渐广。陈刻袁本及汪刻衢本,不易见到,在涵芬楼影印宋刻袁本行世之前,世间常见的是光绪十一年(1885)长沙王先谦校刊衢本二十卷、附赵希弁《附志》一卷、王先谦《考证》一卷、《校补》一卷。此外,现存《读书志》刊本、抄本、校本、影印本凡三十余种②。

 

  1930年,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淳佑原刻袁本,在湮没六百余年之后重见天壤,上海涵芬楼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据以影印③,这才使《读书志》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充分的利用,它的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读书志》的学术价值

  《读书志》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收录比较丰富。

  读书志共著录书一千四百九十六部,除去重见者,共一千四百九十二部。(以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前言》的统计为据。若以汪士钟重刻衢本统计,共收书一千四百七十二部,除去重见,为一千四百六十八部,若以淳佑袁本统计,《前志》收书一千零三十五部,《后志》收书四百三十五部,共一千四百七十部,除去重见,为一千四百五十九部)基本上包括了南宋以前我国古代的各类重要著作,尤以搜罗唐、宋(北宋和南宋初)时的书籍为较完备。其中,有一些在当时已属罕见,可补《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之阙;更有不少是今天已经残阙或亡佚了的,如果要了解这部分残佚书的面目,就必须参考《读书志》;至于仅见于《读书志》著录的,那考察其书就舍此而莫得了。

 

二、体例比较齐备。

  《读书志》依当时已经通行的分类法,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设类,经部十,史部十三,子部十八,集部四,共四十五类。(此为衢本分类,袁本《前志》分四十三类)书首有总序,每部之前有大序(即总论),二十五个类目前有小序。(此亦指衢本,袁本《前志》九个类目前有小序)小序未加标明,置该类第一部书的解题之中。每类之内,各书大体按时代先后排列,较有伦贯。凡目录虽不必求序文、书名(包括卷数)、解题皆齐备,但象《读书志》这种三者完备的目录,无疑是最能发挥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功能的。《读书志》在史部设史评类,衢本又在集部设文说类,终于为历史、文学方面的批评著述找到了妥善的归宿,这在古典目录分类法中,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三、内容比较翔实。

  《读书志》著录各书,是晁公武的实际收藏,故它介绍的各书书名、卷数、篇目、篇数、编次以及迻录的有关序跋,咸可凭据,不是那些丛钞旧目而成的目录所能比拟的。晁公武撰写解题,凡其人正史有传者则略,若史逸其行事者,则杂取他书详细记载,故其所介绍的作者生平事迹、成书原委及背景、前代书目的著录情况以及有关典章制度、掌故轶事,不是出于作者耳闻目睹,就是出于现在大部分已经佚失的史传文集(如唐、宋两代历朝实录、登科记、宋历朝国史等),其内容往往极为宝贵。此外,北宋诸晁藏书素以校雠精良著称,晁公武撰为《读书志》“所期者,家声是缀”,十分注重校雠、考订本书,故其考证比较精确,其评论亦不乏中肯之语。

 

  当然,《读书志》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它的分类比较保守,较同时代的郑樵的《通志艺文略》为逊色;其书籍归类有一些错误,明代焦竑曾在《国史艺文志》后所附《纠谬》中加以纠正。

 

  尽管《读书志》存在种种缺点和错误,但是,它的学术价值却是难以否认的。因此,它受到了后世的学者、特别是目录学家的重视。南宋的另一位目录学家陈振孙称赞《读书志》“其所发明,有足观者”,他的《直斋书录解题》就是仿《读书志》而作的。宋末的文献学家王应麟,在他的《困学纪闻》、《汉书艺文志考证》和《玉海》等著作中大量征引了《读书志》。至于元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轻籍考》,主要就是抄录晁、陈二书、略加剪裁而成的。迨至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其或直接采摭于《读书志》,或转录自《经籍考》,多达三百余条,其中甚至有照录《读书志》解题而敷衍成篇的。由宋迄清,目录之有解题而得以保存至今者,主要有《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玉海》(主要是其艺文部)和《四库全书总目》四种,而后三种皆祖述或取资于《读书志》。清汪士钟称它和《直斋书录解题》“同为目录之冠”,钱泰吉则称它为“宋以来著录家之首”。后人甚至直呼中国古典目录学为“晁陈之学”。由此可见,《读书志》在我国古代的目录学史以及学术文化史上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即使时至今日,我们考察古籍,《读书志》仍然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一部必备的参考文献。

 

衢、袁二本之优劣 

 

  《读书志》既然存在着衢本和袁本两大版本系统,自然就有人对二本作比勘。最早做这项工作的是清代何焯,但他未对二本优劣予以褒贬。至乾隆末,瞿中溶作校勘,并撮其大要撰为《郡斋读书志考辨举要》。钱大昕读了此文和校记后,赞赏不已,为跋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时有两本……两书卷数不同,所收书则衢本几倍之……马氏《经籍考》所引晁说,皆据衢本,不用袁本,当时两本并存而优劣自判。今世是通行本皆袁本翻刻,予婿瞿生中溶购得钞白衢本,惜无好事者刊行之。”其意在扬衢贬袁。嗣后,顾广圻、黄丕烈、鲍廷博、汪士钟、李富孙、阮元、钱泰吉、王先谦等亦都以为衢本较袁本为优。如阮元谓衢本“次序有法,足为考核之资”④。衢本卷七职官类《麟台故事》条下载有关于《读书志》收书断限的说明。钱泰吉说:“此晁氏著录大凡也。袁本无之,亦优绌之端也。”瞿中溶和王先谦是对《读书志》二本研究最力的,他们在详勘二本后,甚至得出结论,认为《前志》是“不全初稿”、是残帙。

 

  但是,从三十年代宋刻袁本大量影印行世以后,许多学者出自对宋版书的宝爱,纷纷扬袁抑衢,议论为之一变。文献学前辈张元济先生甚至在《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跋》中说:“私窃以为袁本出而衢本可废也。”加上袁本影印本流布较广,容易得到,所以,至今不少学者在介绍《读书志》时,仍然以为袁优衢劣,只介绍袁本,不介绍衢本;不少学人在使用《读书志》时,只用袁本,不用衢本。

 

  “袁优衢劣”论的盲点之一是:《读书志》《前志》、《后志》有宋刻原本,而衢本却是后出之本,衢本当然不如袁本。考察古籍,无疑应该重视旧本,尤其象《读书志》袁本这样的宋刻原本。但是,宋刻原本的优越性,只能在它与同一系统的后出诸本的比较中得到体现,如果与它比较的本子属另一系统,比如,象衢本这种“补正本”,那么,宋刻原本就未必胜过晚出的“补正本”。这么说,丝毫无意贬低宋刻袁本在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其中赵希弁摘编的《后志》,所据就是蜀刻二十卷本,与衢本属同一系统,我们正可以用它来校正通行的汪刻衢本的一些讹误。其次,有的人总认为袁本有宋刻,而衢本则没有宋刻,殊不知宋刻衢本就在眼前。《后志》的收书量几乎占整个衢本的三分之一,为《前志》的三分之一强。这部“残宋本”,正是游钧刻本的部分翻刻本,它在版本和校勘上的价值并不低于黎安朝翻刻的《前志》。

 

  “袁优衢劣”论的盲点之二是:通行的汪刻衢本有缺简,而袁本则是完整的。汪刻衢本的缺简确实是它的主要缺点,但造成汪刻衢本这一缺点的原因是“后天”的,不能因此而改变二本“先天”就存在的内容上的优劣之差。在衢本足本没有被发现之前,弥补这一缺憾的唯一办法,就是象汪士钟、黄丕烈、李富孙那样,用《经籍考》、袁本以及其他衢本进行配补。经考证,汪刻衢本配补的文字,大致是可信的。人们往往注意到汪刻衢本有缺简,却忽视了宋刻袁本也非足本。《后志》之所以不是足本,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因为赵希弁在摘编时把其中与《附志》重见的三十三种以及其他三种删去了。钱大昕说:“希弁得衢本,参校为《后志》二卷,以补其阙,其与希弁同者,不复重列,盖已非完书矣。”就是指此而言。钱氏没有注意到,后人也从未提到过,四卷的《前志》其实也非足本。《前志》卷三下医家类著录有宋代王惟德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按其解题文意,与王惟德此书了不相关,乃系同类《明堂针灸图》一书的解题错置于此。《明堂针灸图》三卷,袁本收录在《后志》卷二医家类。袁本的《前志》和《后志》是分开刊刻的,《前志》刻在前,“既刊传矣”,“继得”衢本,然后由赵希弁摘编,再刻《后志》。刊刻在后的《后志》,其文字是不可能错入刊刻在前的《前志》的。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在作为《前志》前身的蜀刻四卷本中,《明堂针灸图》三卷与《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紧列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以上的错简。无独有偶,《前志》儒家类《法言》十三卷解题中有“皇朝司马光集晋李轨、唐柳宗元、皇朝宋咸、吴秘注”二十字,乃《后志》卷二《温公集注法言》十三卷的解题。可以断言,在《前志》的祖本蜀刻四卷本中,此两书是和衢本一样,紧排在一起的,而黎、赵所得之本却已遗落后者。《前志》究竟比它的完整的祖本残缺多少,已无由考知。我们只能根据偶然被保留在《前志》中的错简,知道宋刻袁本《前志》并非足本,并非蜀刻四卷本完整的面目。

 

  “袁优衢劣”论的盲点之三是:既然赵希弁摘录《前志》未载者编成《后志》,那么,《前志》加《后志》,自然就应该等于衢本;与其使用晚出的衢本,不如使用宋刻的《前志》加《后志》。这是一种误会。产生这一误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了解赵希弁的摘编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赵希弁摘编《后志》是有他的体例的。首先,他删去了跟他所编的《附志》著录书相重复的蜀刻二十卷本的三十六种书的解题,于是,二十卷本完整面目已不复存在。后人如果要查阅这三十六种书的解题,只能依靠衢本。其次,凡衢本与《前志》同见的书,无论其书名、卷数、撰者以及解题是否存在异文,也不论衢本作了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补正,赵希弁均予删去。再次,赵希弁在《后志》前抄录了“衢本目录”,在《后志》末编成了《考异》,试图反映衢本的分类和归类。可是,由于工作的疏略,类目标题前后乖违,归类“考异”遗落正多,衢本分类和归类的特点及其真实的面目并没有得到忠实的保留。除此之外,大概由于赵希弁当年急于摘编付梓,衢本中至少有三十余种书未能编入《后志》,甚至不见于《附志》,故后人如欲借《读书志》考察这些书的情况,非赖衢本而莫得。赵希弁摘编的《后志》,包括他抄录“衢本目录”,撰编《考异》,都是作为一种补救手段进行的,必然带上某些不足之处。只能说:赵希弁的补救工作为我们研究古籍,探索《读书志》的流传,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但是绝对不能说《前志》加《后志》就等于衢本。

 

  总之《读书志》二本的优劣,不能仅仅根据现存钞本或刻本的时代来评判,而应对它们的内容(比如,收录书数量、序文、分类、归类、编排、书名的著录、卷数的著录、作者的著录、解题等)作全面的考察。在使用、征引《读书志》时,仅据影印的宋刻袁本无法窥见《读书志》的终成面目,必须参看衢本;单用衢本则难免被它的错讹所误。笔者曾撰编《郡斋读书志校证》⑤,以衢本为底本,合校二本,使读者得一本如得二本,既省去翻检查核之劳,也便于参酌弃取。合校本还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的心得,作了疏证和考订;书后附有王立翔先生编的书名和人名索引,颇便查检。(孙猛)

 

参考文献

  • ①晁公武生平事迹,参看清钱保塘《晁公武事略》(章寿康式训堂重刊汪士钟衢本《读书志》卷首)、陈寿祺《宋目录学家晁公武传》(《国粹学报》第68期)、孙猛《晁公武传略》(《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12)。

     

  • ②详见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附录三。

     

  • ③分别收入《四部丛刊》三编、《续古逸丛书》、《万有文库》。此外,还有民国二十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国学基本丛书》本等。

     

  • ④《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

     

  • ⑤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